如今局势已急剧恶化,伊朗与多国关系紧张。四国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试图缓解紧张局势。然而,这一过程却充满波折,伊朗外长遭暗杀的悲剧事件更是让局势雪上加霜。这一暗杀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美国也差点因此卷入一场不必要的战争。美国在其中的态度和行动成为关键,各方都在努力避免冲突的进一步升级,希望通过谈判找到和平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地区重新恢复安宁与稳定。
伊朗外长遭遇过暗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四国会谈就伊核协议问题能否谈出结果呢?
眼下,虽然以伊冲突已经结束了一个多月,但近段时间还是不断传出关于这场冲突背后的新消息。近日,伊朗外长就在采访中透露了一段他曾遭遇暗杀的内幕。按照他的说法,在今年6月的以伊冲突期间,他的住所曾遭遇炸弹袭击。当时有人在他家门外放置了炸弹,不过,幸好安全部队及时的将这一危险情况给排除了。除了伊朗外长外,在这之前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也曾公开声称,他差点遭到暗杀。
根据后面披露出来的细节可知,以伊冲突刚爆发没多久,当佩泽希齐扬与多名高级官员在德黑兰西部一栋大楼底层召开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的时候,以军的6枚导弹直接瞄准大楼入口,目的是为了封锁佩泽希齐扬等伊朗高官的逃生路线,接着便是对大楼的轰炸。所幸出席会议的伊朗高层通过预先准备好的应急出口成功撤离,这才没有让以军的“斩首”行动得逞。佩泽希齐扬认为,关于伊核协议问题原本可以通过对话轻松解决,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搅乱了地区局势,并试图将美国拖入战争。换句话说就是,由于以色列突然对伊朗发动袭击,美国差点卷入了这场战争。
除了伊朗总统与外长主动透露的相关内幕外,近日,伊朗情报机构也是曝出猛料。根据它们的说法,上个月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军事行动,其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迫使伊朗屈服,推翻伊朗现政权。至于以军空袭伊朗核设施,这些都是障眼法,或者说是以军为了袭击伊朗强扯的借口,因为在冲突爆发之前,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已经开始计划组建以“巴列维为首的政府”来代替现政权。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已向以色列提供各种军事装备,为了配合后期的行动,他们还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包括滥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权威;诬告伊朗违反核承诺;大肆进行媒体宣传等。倘若伊朗情报机构所说的这些情况属实,显然之前的以伊冲突完全就是一场以色列预谋已久的行动。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一点,那就是现在以伊双方停火大概率只是暂时的,不排除情况会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冲突还将爆发,毕竟,以色列的最终目的并没有达到。
就在伊朗方面披露相关内幕的时候,日前,伊朗与英法德三国在伊斯坦布尔再次坐上谈判桌,主要讨论的议题就是伊核协议。不过,对于这次的谈判,外界并不看好,换句话说,外界并不认为这次的谈判能谈出什么有效成果。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欧洲国家根本就没有办法替美国做决定。说得直白点就是,欧洲空有外交承诺,却无兑现筹码,因为从始至终欧洲在行动上都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即便是在这次谈判上,伊朗与英法德三国达成了什么共识,只要美国那边不认可,到头来就是白搭。
另一方面,在英法德拉上伊朗走上谈判桌的时候,欧盟那边却还在准备制定一项新的对伊制裁方案。一边是谈判,一边又是施压,这让伊朗怎么看?显而易见,伊朗肯定是不会接受的。与其说这是在谈判,倒不如说这是英法德三国借着谈判的名义,在替美国试探伊朗在伊核问题上的态度跟底线,一旦情况打听清楚了,然后转头就向美国进行汇报,接着就是美国上场。所以说伊斯坦布尔会谈的本质,不是谈判,而是“侦察任务”。正是基于上面两种原因,外界对这次的谈判结果并不看好。
至于英法德三国为什么这么积极主动的与伊朗进行谈判?一方面它们原本就是伊核协议的参与方;另一方面显然也是想借助这次机会来展示一下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影响力,这也符合目前欧洲寻求“战略自主”的政策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