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现场看到B-2会怎么想?俄专家:他会充满信心
创始人
2025-08-17 22:24:45
0

▎2025年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和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在阿拉斯加会晤。图源:路透社

核心提要

1.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学术主任科尔图诺夫 认为,此次美俄会谈的选址颇具深意。持续约三小时的会晤也凸显出乌克兰问题依然是美俄关系的核心难题。双方就部分议题取得共识,但停火协议并未达成;缩短的会程与简短的记者会也释放出明确信号:在乌克兰问题解决前,其他议题难有展开空间。

2. 美俄或在北约停止东扩等问题上形成默契,但在停火条件上仍存根本分歧。特朗普追求“即时政绩”,普京谋求“长远布局”,二者思维错位令矛盾难解。这场会晤为双方创造了可包装的政治资本,却难以撼动俄乌冲突的基本格局。

3. “下次在莫斯科”成真与否,取决于美俄能否先行达成共识。特朗普在国内外压力下立场出现摇摆。他若选择继续投入政治资本,三方会晤才有现实路径;若转而将问题“交给欧洲”,谈判进程将失去牵引力。未来,莫斯科和基辅都会根据战场动态调整谈判策略。

4. B-2轰炸机低空掠过的场景虽引人注目,却不足以“威慑”普京,影响其立场;所谓“破冰”更多是谨慎试探,美俄关系受制于美国内部“反俄共识”与乌克兰战局,短期难有突破。与此同时,普京还欲借力上合峰会等多边舞台,谋求拓展全球“朋友圈”,避免将战略押注于对美关系。

对话丨赵榴娜 屈功泽

编辑丨张馨心

阿拉斯加“闪电会晤”:默契达成还是分歧依旧?

凤凰大参考:早上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这场受到全球瞩目的美俄峰会已经落下帷幕,我们想要听听您对这场会晤的看法和解读。

▎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

今天的阿拉斯加峰会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俄领导人首次面对面的会晤。您认为双方为何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举行会谈?将会场选在阿拉斯加——一个曾经属于俄罗斯的领土——又具有怎样的战略或象征意义?

科尔图诺夫: 首先很明显,如果要在乌克兰冲突以及更广泛的双边问题上取得进展,美俄领导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是不可或缺的。普京上一次访问美国是在 2015 年,当时他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演讲。大约四年半前,也就是 2021 年夏天,他在日内瓦会见过拜登总统。

本质上,这次会晤的关键在于双方需要交换意见——看看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否存在趋同或分歧,是否有可能找到某种共同点,从而推动乌克兰和解,以及推动更广泛的欧洲安全议题。所以我认为这次峰会确实是必要的,尽管准备过程非常仓促。可以说,它更像是一场临时安排的会晤,而不是一场经过充分准备的峰会。

至于为何选择阿拉斯加,我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对特朗普来说,邀请普京来美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美国领导人不需要任何中间人或调停者,就能直接与俄罗斯领导人讨论重大的国际问题。其次,阿拉斯加对美俄两国都有特殊意义。它曾经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在二战期间,它也作为重要桥梁,美国通过阿拉斯加向苏联输送了大量军事援助,包括先进的飞机。此外,当地民众对俄罗斯总体持相对友好的态度,亲乌克兰的群体并不强大。在安保上,阿拉斯加虽然是美国面积最大的州,但人口却相对稀少,因此更容易保障安全,确保两位领导人不被外部安保事务干扰。从多个方面来说,这一选择是顺理成章的,俄罗斯方面也欣然接受了。

▎自栅栏外遥望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会议举办地点)。图源:财新

凤凰大参考:会晤前,克里姆林宫发言人称,谈判可能至少持续6 到 7 个小时。但事实上,会谈在大约 3 个小时后就结束了,随后举行了一场 12 分钟不接受记者提问的联合新闻发布会。您认为缩短了的会程释放了什么信号?这意味着双方在关键问题上很快达成共识?还是说明双方的谈判空间有限?

科尔图诺夫:我们并不完全清楚,但可以想象,最初的设想是讨论更广泛的议题。从两国代表团的组成来看,既有负责经济与金融事务的人员,也有安全问题的官员。也就是说,原本可能的期待是:如果他们能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一致,解决这一核心议题,那么就能进一步探讨双边关系的其他层面。但结果是,他们未能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全面共识。双方在认知和做法上的一些分歧缩小了,但仍不足以进入其他议程。如果你看会场的参会人员,就会发现只有直接参与讨论乌克兰议题的人在场。

▎会晤结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共同出席联合记者会

我认为,这一情况再次凸显了乌克兰在当前美俄关系中的核心地位。如果在乌克兰问题上没有取得实质进展,其他议题根本无从谈起。这也是为何整个会谈时间较短。记者会也非常简短。双方没有接受媒体提问,只是各自发表了简明的声明,便草草结束。

长远布局vs 即时政绩:普京与特朗普的思维错位

凤凰大参考:所以普京和特朗普也没有共进午餐。在会晤前,白宫一直在降低外界预期,把这次会谈称为一场“倾听之旅”,特朗普总统则称其为一次“试探性会晤”。然而会后,双方都对谈判给予了积极评价,特朗普甚至称之为“10 分的会晤”,并表示“取得了重大进展”。您如何评价此次会晤的成果?能否将其视为一个实质性突破,足以标志俄乌冲突进程的重大转折点?

科尔图诺夫:您说得对。双方在会前都刻意压低了预期。白宫明确称这是一次初步性质的会面,本质上是一次“试探性会晤”。在俄罗斯,普京也指出,当预期过高时,失望几乎不可避免。双方都希望把预期管理在合理范围内。当然,尽管如此,外界的期待依旧很高——不仅在莫斯科和华盛顿,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是如此。在我看来,人们对美苏首脑会晤始终有一种特殊的想象:当华盛顿与莫斯科的领导人面对面时,人们总是期待发生“大事”——比如国际格局的变化、重大军控协议的签署,或是某个地区危机的解决。虽然今天的世界早已不是两极格局,但这种期待依然存在。

然而,美国与俄罗斯领导人虽然仍具重要性,却已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世界。而且这一次本就不是一场为达成突破而设的会晤。从一开始,双方就表明不会签署任何联合文件。不过全球仍有不少人感到失望,他们原本期待会有更大、更具战略性甚至历史性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股市上的多家大型公司股票在会后大幅下跌,显示出投资者对结果并不满意。

▎俄罗斯大公司会后股价波动。

凤凰大参考:今天的峰会并未达成具体的停火协议。尽管如此,特朗普总统仍称这是一场“极富成效的会议”,并强调双方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只剩下少数问题尚未解决,其中还包括一些重大分歧。他随后在一次采访中强调,最终敲定协议的责任在于泽连斯基总统。在您看来,双方在哪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又有哪些关键议题仍悬而未决?是什么因素阻止他们在这些问题上达成一致?

科尔图诺夫:很难确切判断,因为我们并不了解会议的具体细节,而且这些细节很可能永远不会对外公开。但我们可以推测,双方可能在未来欧洲安全架构的一些要素上达成了共识。具体来说,特朗普同意普京的立场,即乌克兰应当保持中立,不加入北约,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应通过非北约的其他方式来提供。这是俄罗斯立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认为,特朗普基本上理解俄罗斯为何如此担忧北约东扩。因此,我判断至少在特朗普任内,我们不会看到北约继续向东扩张的举措。

另一个他们可能达成共识的重要议题是领土安排。显然,普京不会准备从目前由俄罗斯联邦控制的领土撤出,而乌克兰也不会准备承认任何领土的丧失。因此,双方可能达成某种默契,即在事实层面上对这些领土变动予以接受,但在法律上不予承认欧洲新的领土格局。这也可能是他们达成一致的一个方面。

▎截至8月13日,俄军控制了乌东四州大部分区域和克里米亚全境。图源:BBC

然而,我认为双方在停火的前提条件上仍存在分歧,或者至少没有完全达成一致。特朗普多次表示,停火应该立即实现,不附加任何条件,然后再从此出发,逐步推动达成更全面的政治协议。但在普京看来,这两条路径应当是并行推进的。不能单纯先停火,然后寄希望于未来某种政治和解的出现;相反,应当从政治和解入手,而这项工作反过来可能为实现停火创造条件。这可能就是双方未能完全达成一致的问题之一。因为对特朗普而言,欧洲的长期政治安排过于抽象、过于遥远。他需要的是立即可见的回报,需要的是明天就能兑现、能够转化为他政治胜利的成果。普京的思维方式则不同。他从战略上考虑欧洲的长远未来,希望的是持久的和平、可靠的安排,能够在未来多年都值得信赖。在这一点上,两位领导人存在明显的错位,而这种错位正是由他们所处的不同思维框架造成的。

凤凰大参考:您认为这次会晤中,普京和特朗普各自的核心目标是什么?结合最终成果来看,他们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您会把这次会晤定义为普京的胜利、特朗普的胜利,还是一次双赢?

科尔图诺夫:我们并不确切知道他们最初希望达成的目标。或许他们的期望值高于实际得到的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双方都不愿在原则立场上退让或做出妥协。我不认为这场会晤让任何一方“失利”。他们重申了各自的立场,可以回到各自首都向国内报告:我们坚守了原则立场,而且谈判还会继续——只是比许多人预想的要复杂得多。但我也不认为这是任何一方的“全面胜利”。

我觉得普京和特朗普都能从这次会晤中获得一定的政治资本。特朗普可以宣称,他在缩小与普京之间分歧方面,取得的成果超过了任何其他西方领导人所能做到的。而普京则可以强调,他展示了自己作为强有力领导者的姿态——既没有屈服,也没有在与美国总统打交道时做出太多让步。

▎特朗普总统大选时的支持者。他曾承诺“一天之内让俄乌停战”。图源:BBC

与此同时,普京并未毁掉与特朗普之间的桥梁。特朗普依然愿意继续会晤,甚至可能在俄罗斯举行。就此而言,我认为两人都会宣称自己“赢了”。不过,这并非一场“击倒式”的胜利,而是一种可以被质疑、也可能遭到批评的胜利。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有理由将其包装为一次富有成效、颇为成功的会晤。

凤凰大参考:今天早上我在北京听到一种观点,说对于普京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已不再是俄乌战争,而是要加强与美国的关系。您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科尔图诺夫:很明显,普京十分重视与特朗普总统保持良好关系。回顾过去几个月,我们可以看到普京在公开场合一直非常谨慎,从未对美国总统作出批评。即便在特朗普就俄罗斯和普京本人发表了一些带有情绪化的言论时——比如说他对普京非常失望,认为普京没有达到预期——普京也没有作出回应,更没有对美国领导人表达批评。

但我并不认为,乌克兰问题的解决比维护与美国的良好关系优先级低。在我看来,乌克兰仍然不仅是俄罗斯外交的优先事项,而且是普京总统的首要外交优先事项。无论他多么看重与美国、尤其是与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系,我认为在当前这一关键时刻,对他来说,在乌克兰取得胜利依然比任何事情都更为重要。

“下次在莫斯科”?三方会晤前景有待观望

凤凰大参考:我们还听到特朗普总统表示,很快将安排普京总统与泽连斯基总统会面,他也将参与其中。在今天峰会的最后,普京还用英文对特朗普说:“下次在莫斯科。”在您看来,下一次可能举行的三方会晤,可能会有哪些不同或新的看点?届时是否有可能达成停火协议?

科尔图诺夫:理论上,任何可能性都不能排除,如果这样的会议真的举行,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届时会达成停火协议。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在普京与泽连斯基见面之前,普京必须先与特朗普达成共识。我认为,如果莫斯科和华盛顿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问题上没有形成一致,那么俄乌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会晤根本不可能发生。

因此,我认为目前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美国政府的下一步行动。众所周知,特朗普正面临来自欧洲以及乌克兰方面的巨大压力,要求他在对俄立场上更为强硬。现在,他甚至威胁要对俄罗斯实施一揽子制裁,这不仅会影响俄罗斯本身,也会波及其在“全球南方”的主要贸易伙伴。我认为,在特朗普政府内部,确实有人希望他在对俄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态度。

▎特朗普召开内阁会议

关键问题在于,他是否能够管控自己的情绪。他现在可能会有些失望,因为没有从普京那里得到他所期待的东西。而他是否愿意继续推动乌克兰和平进程,这也是一个问号。因为促使泽连斯基作出额外让步的,不是普京,只能是特朗普,也许即便是他,也未必能够做到,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人能够在与乌克兰领导层打交道时产生真正有效的影响力。因此,如果特朗普愿意继续努力,就仍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举行一次三方会晤。但如果特朗普干脆决定完全退出,声称“这毕竟是欧洲的问题,应该由欧洲人来主导”,那么我认为近期与泽连斯基的会面就不大可能实现。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会晤演变为争吵。

凤凰大参考:我们将继续关注美国政府的下一步动作。同时也想请教您,您认为在这一阶段,莫斯科是否会利用这段时间来积累新的筹码或调整战略?这种做法是否可能改变冲突的节奏或未来谈判的格局?

科尔图诺夫:我认为,如果你观察战场局势,就会发现自从美俄峰会筹备以来,局势并没有出现重大变化。换句话说,冲突的强度基本保持不变。俄军仍在缓慢推进,乌克兰则试图通过打击俄罗斯的盟友,将战争延伸到俄罗斯境内。而据我所知,目前俄乌之间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双边谈判正在进行。俄罗斯曾向乌克兰提出设立三个工作小组的建议,这些小组可以常态化运作,甚至以线上形式开展。但据我了解,迄今乌方并未对这一提议作出回应。我们也不清楚下一轮俄乌谈判何时才能举行。

不过,局势可能会因军事行动的进展而发生变化。如果俄军攻势更加强劲且推进速度加快,那么乌克兰可能会被迫更早回到谈判桌前。相反,如果战场陷入僵局、缺乏新的动态,我认为双方都会选择拖延,尤其是乌克兰方面,他们可能会认为迟早特朗普会回到拜登时期对基辅的军事援助水平。

▎2024年10月,乌克兰国防军发布视频,展示乌军使用美国提供的弹簧刀600巡飞弹(Switchblade 600),击中图上的俄罗斯9K330 道尔(Tor)地对空导弹。图源:Wikimedia Commons

但我并不认为这种情况会发生。坦率地说,即便美俄关系全面恶化,特朗普仍然不会愿意向乌克兰提供像拜登政府时期那样规模的军事援助。当然,他也不愿为这类援助买单,因此会试图把美国军备的成本转嫁给美国的欧洲盟友。无论如何,我认为乌克兰未来面临的困难将非常复杂,而这是乌方在制定对莫斯科潜在谈判立场时必须考虑并权衡的因素。

不止盯着美国看,普京欲寻求更广泛朋友圈?

凤凰大参考:我们看到会晤期间出现了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场景:普京总统与特朗普总统一同走在红毯上,美国军机编队——其中包括一架对抗苏联而研发的B-2轰炸机——从低空呼啸而过,两位领导人同时仰望天空。有人认为这是高规格礼遇的体现,也有人解读为一种军事威慑。您如何解读这一幕?

科尔图诺夫:就我们对普京总统的了解来看,他是喜欢军事装备的人,甚至还亲自驾驶过俄罗斯的军机。所以我认为,这场美国空军的展示应该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与此同时,如果说这种安排是为了震慑普京,我不认为他真的会被吓倒。他对俄罗斯的战略威慑能力充满信心——无论美国做什么,俄罗斯都有能力维持与美国的战略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或许是一场为他特别准备的表演,但我不认为这对他的谈判态度产生了任何实质影响。

▎2025年8月15日,特朗普在停机坪上迎接俄罗斯总统普京期间,一架B-2轰炸机(中)和四架F-35战机在上空飞行。图源:ANDREW CABALLERO-REYNOLDS / AFP

凤凰大参考:确实是一幕耐人寻味的画面。今天的峰会也被视为美俄关系“破冰”的起点。在记者会上,普京总统强调,两国“重回合作轨道”是“重要且必要的”。在您看来,这是否意味着美俄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正常化阶段?在哪些领域最有可能出现务实合作?这种转变又可能如何塑造更广泛的国际格局?

科尔图诺夫:首先,我想回到我们开头提到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必须管控好预期。美俄现有关系的惯性非常强大,尤其是在美国一方。你会发现,美国国内的共识依然稳固而顽强:大约有一半的美国人认为俄罗斯是美国的对手,甚至是赤裸裸的敌人。虽然持这种观点的人数正在逐渐减少,但依旧占据了美国民意中相当大的比例。如果你观察华盛顿的政治建制派,就会发现,并没有多少人支持特朗普修复对俄关系的尝试。国会山的许多政客、联邦机构中的不少官员,以及美国媒体和智库中的很多人,始终对俄罗斯抱有敌意,或者至少是非常批评的态度。这种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消失。

即便在特朗普政府内部,你也能找到不少对其重建美俄关系意图持怀疑态度的人。不过我们必须从某处开始,或许应当从一些相对较小的、渐进性的举措做起,再逐步迈向更大的合作。因此,恢复莫斯科与华盛顿之间的沟通渠道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在拜登任内几乎陷入瘫痪的外交沟通,以及军事对军事的直接接触。这并不是美国给予俄罗斯的“让步”,而是美国自身的利益所在——通过保持沟通,降低意外升级,或者因技术性错误、人为失误引发冲突的风险。沟通对双方都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认为我们可以在一些相对不那么敏感的领域尝试展开合作,包括人道交流、恢复直航、开展一些经济与金融项目,或者在北极地区进行合作。此次峰会在阿拉斯加举行,而特朗普和普京都对北极事务抱有兴趣,因此这可能为两国合作提供一个切入口。

▎俄罗斯"北极三叶草"(Arktichesky Trilistnik)军事基地:包括宿舍区,军车和特种车辆库以及其他设施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但与此同时,这一切又都与更大的政治与地缘政治背景息息相关,而乌克兰问题仍然是其中的核心。如果乌克兰局势没有进展,战争继续下去,很难想象美国会解除或放松对俄制裁。这不仅会阻碍两国之间任何实质性的经济合作,也会进一步巩固我刚才提到的根深蒂固的反俄共识。很多事情取决于是否存在机会,至少能在和平方向迈出一些务实步伐,比如缓和局势。即便无法立即实现全面停火,哪怕是降级冲突,也可能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重要途径。我们当然可以期待双边关系逐步好转,因为当前的状态是不正常的,这种异常不仅对俄罗斯和美国构成风险,也对整个世界带来威胁。

凤凰大参考:会晤之前,普京总统频繁同多位国际伙伴通话。有观点预测,此次会晤的结果可能会影响俄罗斯与这些盟友的互动。您认为,会晤之后俄罗斯在维系重要伙伴关系和协调战略立场方面会做出哪些调整?这些变化又可能如何影响俄罗斯未来在国际舞台上的姿态?

科尔图诺夫:在我看来,这次会晤只是再次确认了俄罗斯现有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我认为,对普京总统而言,不仅要维护这些伙伴关系,还要进一步拓展。一个契机就是即将在中国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届时将有大约20位全球南方主要国家领导人,以及约10位主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这场峰会对所有与会者都至关重要,对于普京来说,这不仅意味着他将会见中国领导人,还可能与印度总理莫迪以及其他一些领导人进行对话。普京必须加倍努力,确保俄罗斯不会仅仅依赖与美国的关系,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更广泛的伙伴与朋友。他对这些关系的重视,丝毫不亚于他对俄美关系的重视。

▎ 普京此前于阿斯塔纳独立宫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凤凰大参考: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这是一场极具启发性的对话。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猛士M817上市:豪华智能越野... 在蓉城成都,一场以“一起撒野”为主题的发布会点燃了夏日的激情。8月17日,猛士M817豪华智能越野S...
危化品车在高速上倒车 男子驾驶... 2025年8月9日,济广高速广昌服务区。一辆危化品运输车走过服务区入口后,竟直接停车并向后倒车,倒回...
安卓手机爆改苹果系统,体验全新... 你知道吗?最近在手机圈子里掀起了一股热潮,那就是安卓手机爆改苹果系统。这可不是一般的改装,而是把苹果...
安卓怎么退回9系统,轻松退回纯... 亲爱的安卓用户们,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对安卓9系统的新功能爱恨交加呢?有时候,那些新奇的特性让人眼前...
猛士M817上市:31.99万... 在成都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一场以“一起撒野”为主题的发布会震撼上演,主角正是备受瞩目的豪华智能越野...
智己LS6预售火爆,以超小转弯... 智己汽车于8月15日正式预售其最新力作——新一代智己LS6,这一车型被视为品牌年度重头戏。在发布会现...
原创 好... 零扣分驾驶:远超你想象的价值 想象一下,在拥有超过4.2亿辆机动车的中国,你是一位驾驶员。你穿梭于城...
猛士M817携手华为上市,硬派... 在国内汽车市场,硬派越野车型的热潮近年来持续升温,仿佛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打开了全新的消费领域。从深...
猛士M817上市:全感豪华智能... 近日,在成都的汽车舞台上,一款名为猛士M817的车型正式亮相,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性能吸引了众多目...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转型... □ 张乐涵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