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一群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国际友人跨越山海,来到战火纷飞的中国,用热血在东方主战场写就了人类反法西斯史上壮丽的国际主义诗篇。在武汉,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和鲁兹故居等历史建筑,见证着国际友人跨越国界“同仇敌忾”的历史印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9日,汉口长春街的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展陈着当时周恩来和邓颖超会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照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翻拍)
8月19日,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大学生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参观“刀锋印记 青山如故——武汉抗战木刻版画艺术展”第四部分“国际援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9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主办的原创展览“刀锋印记 青山如故——武汉抗战木刻版画艺术展”第四部分“国际援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9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主办的原创展览“刀锋印记 青山如故——武汉抗战木刻版画艺术展”第四部分“国际援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9日,江岸区博物馆副馆长饶海鹰在鲁兹故居前向记者介绍这座历史建筑的前世今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8月19日,位于汉口鄱阳街的鲁兹故居。(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任勇 摄)
鲁兹主教女儿弗朗西斯·鲁兹以人道主义国际救援的名义运送给八路军的医疗物资的历史照片.(江岸区博物馆供图)
鲁兹故居历史照片。(江岸区博物馆供图)
鲁兹主教旧照。(江岸区博物馆供图)
鲁兹主教(左一)和女儿弗朗西斯·鲁兹(左三)。(江岸区博物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