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武汉经开区,采访团走访了岚图汽车、中国车谷品牌运营中心。这不仅是一次媒体聚焦,直观展示了武汉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成果,更生动诠释了武汉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所在。
“活”在科技创新,创新引擎加速升温。武汉经开区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成果更加显著。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相继开学,全省仅有的两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落户于此;华科未来技术研究院、武汉先进院中试基地不断推动科研成果中试转化与产业化;东风汽车与商汤科技合作打造的企业级太极大模型,实现新车研发周期缩短35%以上;投资50亿元的中国电子云研发基地即将建成投运。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强调,要持续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优化创新生态。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作出更大贡献,武汉经开区要进一步用好区内高校的资源吸附作用,推动产学研结合,建设产业集群和创新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创新创业平台的快速发展,打造科技创新孵化高地,建成建优建强武汉版“中关村”。
“活”在产业创新,产业升级动能澎湃。武汉经开区30年崛起之路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辉煌。如今,这里正以智能网联和新能源为引擎,打造全球领先的汽车产业创新高地,世界车谷雏形初现、AI车谷蔚然成型。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和人工智能科技园中,东风悦享、百度、小米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500余家聚集于此;岚图汽车产线上,每118秒便有一辆新车“诞生”;7纳米车规级芯片量产装车,L3级自动驾驶投入测试,5G智慧工厂与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平台同步落地,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一同汇聚起“车谷智造”的强大动能。进一步锻造智能化现代产业体系,要不断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化”协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135”现代化产业体系,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培育“车谷版杭州六小龙”科技新锐产业集群。
“活”在产城融合,宜居宜业新城典范。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把加快建设军山新城,与加快建设武汉新城、长江新区一同列为市级发展战略,武汉经开区产城融合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车谷英才计划”为各类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扎根;“5纵4横4环”骨架路网体系更加健全,道路设施、公共交通、现代物流“三网”不断织密;军山诸葛城、大军山国际营地等优质文旅项目更加集聚,牛尾湖旁、龙灵山下、油菜花海间,来自全市的市民游客相聚于此,感受武汉经开区的水光山色。一座智慧赋能、诗意栖居、人文浸润的现代化活力新城正悄然崛起。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更多元、年轻、共享的居住空间;要优化配套服务,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产、城、人在创新链、产业链上高度耦合,为各类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梦想舞台。
武汉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蹄疾步稳、活力十足。从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到产业转型的破茧成蝶,从产城融合的诗意栖居到人才汇聚的活力新城,这片高质量发展热土必将为武汉、为湖北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践中贡献更大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廖宸(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