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崇阳县青山水库波光粼粼。春节学期结束,坚持20年划船摆渡的“中国好人”王值军正式结束了接送孩子的使命。从此以后,“平安路”全面接棒“摆渡船”,一辆辆校车将开进青山水库库区,把每一个学生安稳地送到家。
从划船摆渡到公路通达,离不开“水滴石穿”的崇阳精神。2012年,崇阳县决定,要集全县之力修通一条出山的路。2016年,S259铜天线通车。2019年,崇阳县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县交通人十几年如一日奋斗在幕阜山间。当前,坚守在大山深处的养路工,仍起早贪黑地驻扎在排险护路一线,让山间道路不仅“走得通”还“行得安”。
从孤舟独桨到车轮滚滚,多年的“改革红利”终不负“好人精神”。2024年,崇阳县49个新建的乡村公共充电站已全部完成通电工作。沿路开往王值军任教的小学,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停车区与充电桩。交通服务的升级不仅缩短了空间距离,更推动了教育资源的重构。崇阳县持续深化县域教联体建设,实施县域义务教育改造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教学点整合后,中山小学的在校学生更多了,单班授课取代复式教学,孩子们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更有利于统筹安排校车服务。
当王值军最后一次执掌船舵时,青山水库的波纹中悄然倒映着时代变迁的轨迹——2013年起,中央财政投入数千亿元,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重大项目;2014年至2023年,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超250万公里;截至2023年底,中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60万公里……这些数字的实现,是无数基层工作者将“好人精神”淬炼为治理效能的实践成果。
当王值军们放下“船桨”,当制度保障取代了孤独奉献,当系统智慧消解了个体牺牲,乡村振兴的故事便有了更温暖的底色。如今,以S259铜天线与S246凤界线为横纵“主动脉”以及“四好农村路”为“毛细血管”的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网,让库区居民到崇阳县城的时间从4个多小时缩短到40多分钟。这份“水滴石穿”的坚持为校车进村创造了条件,更是库区美丽乡村腾飞振兴的基础。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闻达(湖北咸宁)
责编:黄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