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国北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视觉中国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袁野)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众多外媒聚焦此次盛会,重点报道了中国军事科技进步、外交成就及对全球和平的坚定承诺,着重强调阅兵在展示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维护全球稳定能力方面的作用。
这场阅兵被外媒誉为中国国防实力飞速发展的有力佐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将此次活动称为“大规模阅兵式”,认为其展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日益增强的军事实力”,特别指出尖端武器系统的亮相及活动规模彰显了中国领导人在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方面的领导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强调了阅兵的战略信号。该报援引专家观点称,阅兵传递了明确的信息:“中国意在通过阅兵表明……军事胁迫中国绝无可能。”该报盛赞了中国士兵的整齐队列和新一代武器,将其解读为在中国周边争议频发的地区展现主权的自信姿态。
印度《印度教徒报》称,阅兵是中国“展示现代武器”和“彰显全球影响力与军事实力”的良机。报道指出,众多外国领导人的出席彰显了中国的外交实力,此次活动成为促进国际伙伴关系而非对抗的平台。
美国雅虎新闻网报道称,多国领导人“出席阅兵,见证中国展示最新型尖端武器”,聚焦高超音速导弹、无人系统等技术创新成果,将其视为中国崛起为国防创新领军者、推动全球科技进步的象征。
美联社从历史角度切入,称阅兵是“二战中饱受摧残的国家展现力量的时刻”,称赞中国既缅怀历史、告慰英烈,又展望未来、宣示和平,有效凝聚了国内外共识。美联社指出,阅兵活动提醒世界,中国对盟军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英国路透社在报道中聚焦中国领导人的阅兵讲话,称其“警示世界面临和平与战争的抉择”,呼吁全球合作。路透社强调阅兵规模之宏大、各国领导人出席的盛况,视之为中国致力于构建公平正义的多极世界秩序的宣言。
日本《外交官》杂志称,阅兵展示了“新一代武器装备”和“中国军队结构的新格局”,认为中国的改革提升了解放军作战能力,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实力。该刊指出,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等重要人物出席具有外交里程碑意义,反映出中国在维护地区稳定进程中不断攀升的影响力。
正如《华盛顿邮报》所言,此次盛事昭示着中国捍卫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彰显了中国为国际和平所作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