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郑家云、魏昕)9月5日,在宣恩县椿木营乡林苑社区神州台的竹节人参药材加工厂里,清洗机“嗒嗒”的运转声此起彼伏。7名务工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赶制订单,剪须、去泥、清洗、晾晒、装炕,一道道生产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我今年64岁了,在这里做得很开心,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可以照顾老人、小孩,感到很满足。”村民孙金贵说。
神州台药材加工厂自2018年成立以来,通过与湖南廉桥、安徽亳州等地药材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开展药材初加工等业务。7年多来,由村(社区)集体提供场地,企业统一供应原料、技术和订单,村(居)民按件计酬,共加工生产了140000多公斤药材产品,年吸纳本地及周边村100多名留守妇女及中老年劳动力就近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有稳定收入,真正做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
“我们这个药材加工厂开了7年多,目前有10多台机器,主要招收留守老人。我们的目的就是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靠手工挣钱。”神州台药材加工厂负责人曾贤浩说。
近年来,椿木营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目标,结合高山产业基础,积极推进村(社区)“微工厂”建设,构建“家门口”就业新格局,有效促进村(居)民多元增收。除加工药材外,还发展壮大了蔬菜、颗粒燃料制作和加工等多个产业。
目前,全乡在多数行政村(社区)都办有“微工厂”,每年有近6000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此外,椿木营乡还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创新打造村级“微工厂”就业模式。这些由村集体搭台、企业提供订单、村民参与的小工厂,正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新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