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陈熹、通讯员梁炜)9月10日,从省教育厅获悉,我省8支高校教师团队被认定为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丁汉院士领衔的华中科技大学“机器人化智能制造教师团队”,致力于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在高端制造领域取得多项国家级科技与教学奖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勘查教师团队”长期致力于铀矿资源研究,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突出贡献,培养了大量地质科技人才。武汉纺织大学“先进制造与纺织装备教师团队”注重产学研结合,服务区域经济,承担大量国家级项目,成果转化效益显著。武汉理工大学“特种功能复合材料教师团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成果应用于多项重大工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立足教育信息化前沿,构建交叉学科体系,成为该领域的科研与教学“重镇”。湖北大学“生物催化与酶工程教师团队”聚焦生物前沿技术,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科研成果显著。黄冈师范学院“黄梅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师团队”在黄梅戏教育教学、艺术创作、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多项国家级奖项,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理论经济学教师团队”,拥有多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和课程,科研成果丰硕,多次获得教育部及省级奖项。
同时,教育部公布了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我省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的10个团队入围。
据悉,2017年,教育部启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旨在激励广大教师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立德树人、开拓创新。同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不合格团队实行摘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