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运任务标识,由运-20和歼-20飞机侧影,以及志愿军战士雕塑图案组成
湖北日报评论员 付勤
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运-20专机从韩国迎回。
72年前的这一天,1953年9月12日,彭德怀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振奋人心的话:“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此次执行接运任务的运-20 ,曾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中接受检阅。掠过长空的飞行编队,披挂着“英雄回家-2025”的任务标识。
70多年前,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岁的志愿军战士们高唱着“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义无反顾踏过冰封的江面。
70多年后,曾翱翔于天安门上空昂扬接受祖国检阅的“鲲鹏”,满载着中国人民的期待和敬意,迎接英灵归航。
70多年前,新中国刚刚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进程刚刚起步。
70多年后,中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即将收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接棒,也是对一个声音的时空回响:霸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运-20机长周函说,用受阅运-20接英雄回家,意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中华民族曾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之害和蹂躏之苦,更深深地懂得战争之残酷、和平之珍贵。英烈用年轻壮丽的热血,奠定了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基石。我们以国家最崇高的礼遇,接引英雄魂归故土。庄严的仪式已持续了整整12年,不仅是为了铭记,更是为了警醒:和平不是世界的常态,而是需要无数人以生命去守护的珍贵成果。中国从战火中走来的历程,让我们比任何民族都更懂得“敢战方能止战”的勇毅无畏,也更珍惜“岁月静好”背后的如山之重。
世界依然纷扰不止,英烈们用生命铸就的和平丰碑,巍巍矗立在苍穹之下:唯有铭记牺牲,才能珍惜当下;唯有直面历史,才能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