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任妤
玄武岩纤维纺织新材料被用于嫦娥六号登月时的五星红旗,成为世界首面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的国旗;你吃的零嘴锅巴,很可能就产自襄阳;襄阳牛肉面不再只是街头小吃,正走向全国市场……这些“襄阳产”正集体迎来一场品质升级。
9月16日,襄阳市质量强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该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逐年提升,已达到31%。食品、纺织、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悄然转型,一批“新技术”“老字号”“土特产”焕新“出圈”。
发布会现场 通讯员供图
汇尔杰研发生产的玄武岩纤维纺织新材料被用于嫦娥六号登月时的五星红旗,成为世界首面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的国旗;葵花(隆中)药业主导产品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葵花露牌金银花露销售常年位居全国市场前列,成为行业领军品牌。
截至目前,襄阳市消费品工业获得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襄大农牧、汉家刘氏茶、际华三五四二、天王服装等企业已把产品卖到柬埔寨、俄罗斯、印度和欧美等地。
从锅巴、牛肉面到高端新材料,襄阳的“民生制造”正悄然升级,让更多优质消费品从生产线走进百姓生活圈。
据悉,通过质量强市战略一系列举措,2024年,襄阳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6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0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总数达5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总数达87家,6家企业成功创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