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起,生产灭菌乳(即市场上经常能见到的常温纯牛奶),只能以生乳为唯一原料,禁止使用复原乳。北京青年报记者16日走访北京市场看到,常温纯牛奶配料表中几乎清一色的“生牛乳”。一些常温酸奶以及调制乳中,“生牛乳”也在配料表的前几位。不过,在一些乳酸菌饮品中,仍旧能看到乳粉位于配料表前列。
新规实施纯牛奶没涨价 配料表都是“生牛乳”
今日(9月16日)起,纯牛奶更“纯”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正式实施。这一修订明确规定,生产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
北青报记者走访北京商超发现,各个品牌的常温纯牛奶的配料表均已是“生牛乳”。超市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复原乳的牛奶了。
虽然实施了新规,但是纯牛奶的市场价格却没有明显的波动。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一些品牌的产品仍旧在做中秋国庆档的促销活动。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青岛、上海等地商超早在8月便启动自查下架,有品牌含复原乳的纯牛奶彼时已撤离货架,剩余临期产品通过买一送一、第二件半价等促销方式清库,8月底已全部处理完毕。
不仅是纯牛奶,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不少常温酸奶、调制乳的配料表中“生牛乳”的位置也非常靠前,很多品牌还标明了生牛乳在其中的含量,大多在80%以上。有的上述产品中虽然配料表里也有“脱脂乳粉”“全脂乳粉”等成分,但大多排在靠后的位置,用途也大多是增加风味和口感。不过,如养乐多等乳酸菌饮料,配料表中仍旧以乳粉为主要原料。当然,常温酸奶、调制乳和乳酸菌饮料产品并不在本次新规范畴之内。
“没拿这些当过牛奶喝过,大部分是当饮料。我觉得标出来挺好的,消费者也明明白白消费。”有消费者表示,现在都追求“新鲜”,她购买牛奶的原则也是保质期短的低温鲜奶优先。
北青报记者也注意到,虽然常温纯牛奶在促销,但是消费者却大多扎堆在冷柜前选择低温牛奶或者酸奶。“常温奶求亲访友时做礼物挺方便的,但我们平时买还是买巴氏奶,感觉活性物质多,营养更全面一些。”
消费者用脚投票了,这次新规实施会不会对行业有影响呢?业内表示,此次修订对市场影响很有限。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近年来国内乳品市场竞争激烈,为追求更高品质,主流乳企已全面采用生乳加工纯牛奶。从长期看,国内大包粉(即原料奶粉)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海外,新标准的实施可有效抑制企业使用大包粉还原生产液态奶,也有助于改善国内原奶的供需关系。
复原乳到底是什么?
纯牛奶为什么不让用复原乳?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从15年前说起。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灭菌乳》(GB 25190-2010)规定,允许在灭菌乳生产中使用复原乳。复原乳又称“还原奶”,是指先把牛奶干燥制成乳粉,再加水还原成液体的牛奶。从营养角度看,添加了复原乳的牛奶经历了多次热加工,一些对热敏感的营养成分例如免疫球蛋白、活性酶、乳铁蛋白、活性钙等容易在加工过程中被破坏。
早些年乳企之所以用复原乳生产常温奶,是因为复原乳杀菌更彻底,在存储、运输上更有优势。再有就是我国当时生牛乳产量还满足不了乳企的生产需要,因此进口的原料乳粉就成了当时常温奶的主要原料。同时,保质期长意味着产品周期长,不用担心短期销量。
而有些企业趁此钻空子,在消费者对牛奶营养成分还一知半解的当时,以复原乳充当纯牛奶,再增加这类牛奶的风味,让消费者感觉这种牛奶口感更醇厚更香,在一些市场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虽然复原乳本身不存在安全问题,但是消费者有知情权,到底消费的是什么牛奶,乳企有义务标注清楚。如旺旺旗下的旺仔牛奶就直接在罐体标注了“复原乳”,这并不影响消费者对其的喜爱。
2023年12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发布21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时,修订后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删除了“添加或不添加复原乳”的表述,明确“仅以单一品种生乳为原料”,也就是灭菌乳禁用复原乳,使用复原乳的产品不得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将作为调制乳管理。新国标通过审议后于今年3月颁布,9月16日起实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