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隋业辉 周璇
9月14日,世界最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燕矶长江大桥做好桥面箱梁吊装准备,预计明年主体工程完工。在湖北,中交二航局桥梁建设如火如荼,双柳长江大桥精准合龙,计划明年建成通车。该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研发使用智慧缆索及内外双循环除湿系统,相当于给大桥主缆装上“空调”,可全方位监控调节主缆应力、温度、湿度等,大大延长了主缆使用寿命。
一座座超级大桥,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在桥梁智能建造领域,中交二航局已然树立行业标杆。在蜿蜒入海的深中通道深中大桥,中交二航局研发了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助力270米高的桥塔一节节“长高”,研制的钢筋网片柔性制造生产线上,8台机器人自动抓取、定位、焊接、卸料,生产效率翻倍,精度达毫米级;该局建造的“海上大力士”——国内最大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在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大显身手。它最大起重量5500吨,起升高度120米,相当于可一次性将4000辆小汽车提到40层楼高。
该局还聚焦攻坚“卡脖子”技术,其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打桩船主油缸成功下线,实现了超大超长油缸的国产化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在深圳盐港东立交工程,研制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实现墩柱和主梁同步架设“流水式”施工,提升整体工效20%,打造了全预制装配式桥梁样板工程。“无论面对多大的挑战,只要我们有决心、有勇气、有智慧,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中交二航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永涛说。
中交二航局创建于1950年。成立75年来,该局坚持核心科技先导,聚焦超大跨桥梁建造、工业化建造、先进材料、智能装备、数字化技术等方向,研发出一大批核心技术和领先装备。“叮!您有一份混凝土浇筑令,请查收。”重庆藻渡水库枢纽工地车辆往来穿梭,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如今迎来大坝填筑高峰期,每日需填筑石量高达1万立方米。藻渡水库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也是中交集团首个大型水利项目。为提升混凝土施工管理效率,中交二航局项目团队研发了一套线上混凝土浇筑令管理系统并上线使用。该系统将传统的纸质浇筑令流程搬到线上,打通了计划、审批、执行和记录各环节,管理人员通过手机APP即可随时随地进行线上操作。
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这个主攻方向,中交二航局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目前,该局已获批了5个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9个省部级研发创新平台,11个集团级研发创新平台,形成涵盖桥梁、岩土隧道、港口航道、数字建造等各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在武汉阳逻,还建造了目前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建筑企业智能建造综合实验基地,总用地面积1.7万平方米,仪器设备和试验系统485台套。
一直以来,中交二航局始终坚持以科技引领和人才支撑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该局综合实力稳居湖北省百强企业前10。截至2024年底,该局共获国家和省部级优质工程奖483项,其中詹天佑奖32项、鲁班奖36项、国家优质工程奖6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