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涉毒艺人苏永康演唱会光取消还不行,也该追责
创始人
2025-09-17 10:29:50
0

据报道,苏永康将于10月初在浙江温州举办演唱会,因其曾有涉毒历史,有网友向温州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最新消息显示,演出主办方已向审批单位提交出取消的申请。

面对舆论质疑,有关方面从善如流,及时止损,值得肯定。但是此事仍有很多疑问待解:苏永康演唱会是如何发起的?为什么连网民都能看出来的问题却能突破审批关口?谁该为此负责?

事实上,类似的案例已经不止发生一次,苏永康近两年在其他城市也曾开演唱会。面对这种“破窗效应”,所触及的深层次问题不能不让人警醒。这类事件造成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相关部门的权威和价值取向备受质疑,公信力也不免遭受侵蚀。于此而言,取消苏永康演唱会是必须的,进一步依法依规问责也是必须的。唯有这样,才能以儆效尤,形成震慑效应。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身为公众人物,演艺人员尤其不能涉毒,不能触碰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此前,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一次吸毒 终身禁演”的建议。对此,公安部门表示,近年来的确有个别社会公众人物、演艺人员因涉毒违法犯罪行为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置,不但个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且也给喜爱他们的“粉丝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错误示范。

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演艺人员更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爱护自身形象,真正通过德艺双馨赢得“粉丝们”的喜爱和尊重。一旦涉毒,就要付出应有的代价。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涉毒艺人尝试复出,希望重回聚光灯下。这种行为是坚决不被允许的。可以说,每一次对涉毒艺人的宽容,都是对缉毒英雄的亵渎;每一次对涉毒艺人复出网开一面,都是对法治和公序良俗的破坏,也是对大众情感的伤害。这也提醒相关艺人,莫试探公众的容忍度,莫挑战基本的社会规范。相关商业机构在邀请、推广艺人时,应严格将艺人的道德品行、法律记录作为重要考评依据。如果只顾眼球经济而忽视社会责任,只想着演出挣钱而忽略社会道义,注定会引发舆论反噬。

这也提醒相关审批部门,要严格管理,守土有责。亡羊补牢固然也有可取之处,但是由此造成的公信力损失,尤其值得深思和警示。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在小红书炫富的清华学霸,被调查... 9月11日,美国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公布的一份起诉书,将34岁的吴舰(Jian Wu)推向了风口浪尖...
才播4集收视率第一!40集谍战... 谍战剧看多了,无非就是潜伏、破译、枪战,可有人见过新婚当晚就得防着枕边人的?2012年的《奸细》就干...
(收藏)排名榜单看哪个?十个常... 申请季到来,本科和研究生都面临选校、选专业,排名榜就是选校必须依靠的重要工具。去哪个学校是大事,世界...
新剧|《欢乐家长群2》上演中国... 教育议题被电视剧具象化为啼笑皆非的身边琐事,有人从里面找乐子,有人拿着它照镜子。9月15日,轻喜剧《...
普京身着军装出席俄白“西方-2... 当地时间9月16日,克里姆林宫新闻局发布消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身着军装出席了俄白“西方-2025”联...
于伟东调研督导教育工作 9月15日,市委书记于伟东调研督导教育工作。 于伟东先后来到市第一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兴华幼儿...
“丝瓜汤”是什么梗?怎么就火上... “丝瓜汤文学”的刷屏,与其说是一场吐槽大会,不如说是一次集体求救。它在呐喊:请看见我,请听我说。文 ...
真假警察隔空较量!她正要转账,... 湖北日报讯(记者曹雯、通讯员蔡俊、叶娴子)近日,湖北浠水县公安局兰溪水陆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其亲戚...
2026年安徽省高职单招/春季... 随着 2026 年安徽省高职单招(春季高考)的备考周期逐渐临近,不少考生都在困惑 “怎么报名”“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