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9月23日电(记者 程钰)近日,在西安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心血管年会“人工智能AI-OCT在PCI精准诊疗应用专题会”上,我国首款心血管AI OCT大模型——麒光AI-OCT大模型正式发布。该系统通过AI大模型赋能医疗影像设备,辅以心血管数据库的海量临床数据基础,提升 OCT 影像的解读效率与精准分析水平,大幅降低 OCT 技术的使用门槛,有望成为PCI手术最精准的指导工具。
麒光AI-OCT大模型和DBdate心血管数据库正式发布
腔内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的血管介入治疗(PCI)手术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因其极高的分辨率,可清晰呈现血管内病变结构及支架特征,已成为精准PCI不可或缺的诊疗工具。然而,OCT 影像判读高度依赖术者经验和专业知识,手术策略差异将导致达不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腔内影像判读学习曲线长,也限制了先进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推广。
本次专题会上,来自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心血管领域的十多位医学专家和行业学者,聚焦心血管领域前沿技术,围绕AI大模型与OCT技术融合的临床应用、挑战及优化方向进行讨论交流。会上发布了两项创新性成果,一是专为心血管领域打造的知识库与数据基座——“东壁心血管语料库”;二是AI光学相干成像(AI-OCT)系统——麒光AI-OCT大模型。
心血管领域多位专家们表示,专属语料库与AI-OCT系统形成协同,既解决了腔内影像诊疗“学习曲线长、基层诊断能力弱”的问题,又以循证数据保障准确性,为心血管诊疗“精准化+普惠化”提供了可行路径。
协同发力,打造国内首个心血管AI OCT大模型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东壁科技数据公司(简称“东壁科技数据”)CEO吴登生在会上发表以《数据赋能医学:医学进展的可及性》为主题的报告。他介绍说,东壁科技数据基于过往数据挖掘、权威文献标准化梳理及临床数据合规校验的经验,打造“东壁心血管语料库”,覆盖全球129本顶级期刊论文、权威临床指南,经严格筛选校验确保数据临床参考价值,为心血管AI技术落地提供核心数据支撑。
2024年起,东壁科技数据与深圳市中科微光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 (简称“中科微光”)启动临床医学AI 智能体研发。今年1月东壁科技数据推出高质量文献数据库后,助力中科微光研发心血管AI大模型,并构建AI-OCT系统。此外,东壁科技数据发布了DongBi Index 期刊评价指数,开源高质量文献评价算法,为医疗AI数据质量把控提供行业标准。
“医疗AI的可靠性,根源在于数据的‘质量与合规性’。过去行业里不少AI模型出问题,核心是训练数据要么杂乱无章、要么脱离临床实际,这也是‘模型幻觉’的症结所在。”吴登生在论坛上介绍,语料库为大模型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关键语料支撑,两者协同发力,打通“高质量数据基座”与“临床设备终端”,共同推进国内心血管领域专业大模型的构建。
中科微光是一家专注于心血管领域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研发、生产与临床转化的企业,深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多年 —— 其 OCT 产品是目前唯一同时通过美国FDA以及中国NMPA认证的国产OCT厂家。据介绍,OCT技术被业界称为心血管影像领域的“光学活检”,具有10-20μm的超高分辨率,是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侵蚀等复杂病变的核心工具。中科微光在OCT技术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临床诊疗循证学证据与AI大模型,实现了诊疗能力跨越式升级。
中科微光创始人朱锐表示:“我们很早就注意到临床的痛点。基层医院诊断能力偏弱,而头部三甲医院的心血管医疗资源紧张,大量心血管患者希望能够获得优质诊治保障,成为主要矛盾。先进的诊疗技术也无法普及到基层。与东壁科技数据合作后,依托其高质量数据,这套AI-OCT系统不仅误诊率比人类医生平均水平低,还能‘秒级’出报告,降低了OCT技术的使用门槛,有助于推动精准PCI理念在各级医院的普及,能够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诊疗水平的一致性。把‘顶级术者的临床经验’转化为普惠工具,实现医疗平权。”
麒光AI-OCT大模型通过智能识别易损斑块、钙化分布、支架贴壁情况等关键信息,实时调取相似病例手术方案、循证学数据等功能,自动生成诊断报告,助力专家聚焦复杂诊疗,大幅提升手术效率,并做出更为精准的手术治疗策略。
为验证临床实用性,今年5月,中科微光联合国内4家心血管领域顶尖医院,同步启动 AI-OCT 设备与AI大模型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系统不仅误诊率低、可实现“秒级”影像分析,还能自动生成符合学术规范的结构化诊断报告。参与临床试验的数家顶尖医院科室主任在会上分享AI-OCT系统临床应用成果,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诊疗升级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小凡教授在会上分享《人工智能AI-OCT如何提升冠脉精准诊疗的决策与效率》报告。她表示:“当前心脏介入手术信息量大、决策复杂,高度依赖医生经验。而AI-OCT系统实现了从“看图像”到“出方案”的跨越,并且从临床需求出发,真正帮助临床进入智能诊疗时代。”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袁祖贻教授表示:“AI-OCT正推动冠脉腔内评估从‘辅助工具’向‘决策中枢’的角色转变。它引领着PCI走向更精准的新时代。这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模式,使我们对冠心病这一复杂疾病的管理达到新的深度和广度。”
来源: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