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比学生还多!上海百年小学被迫关停,少子化冲击下谁来买单?
创始人
2025-09-24 04:34:43
0

2025年秋天还没完全入凉,一则新闻突然冲上热搜。

上海浦东一所叫“三桥小学”的学校宣布关闭。

消息之所以引起全国关注,并不是因为它有多辉煌的历史,而是因为那惊人的数字:22个学生,23个老师。

网友调侃说,孩子在这里上学,几乎可以做到一人一个家教。

但笑过之后,更多人心里冒出的是一阵凉意,曾经百年传承的小学,撑不住生源骤减,只能关门谢幕。

那句哪怕只剩一个学生也要坚守的承诺,如今听来让人唏嘘不已。

22个孩子被送去四公里外的另一所学校,原来的校园只能尘封。

站在家长的角度,这是一次无奈的搬迁,站在教育的角度,这是一次趋势的缩影。

少子化的冲击,正在从幼儿园扩散到小学,乃至更高阶段。

01

三桥小学创办于1916年,算得上历史悠久,学校规模一直不大,却一直坚持“小而精”。

最鼎盛的时候,全校也不过一百来号孩子,但在浦东本地人心里,它像一块温润的玉,小班化教学,老师关注度高,孩子们在这里成长得安稳而细致。

可近年来,家长们发现班级越来越空。

2022年还有七个班,2023年只剩六个,到了2024年干脆跌到五个,到2025年秋季,干脆连开班都成问题。

老师比学生还多,这不是优势,而是无法支撑的尴尬,教育部门权衡再三,还是做出决定:停办。

这并不是孤立事件,全国范围内,类似的关停潮正在加速。

有人发帖哀叹:“母校还在,但已经不招人了。”

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次转学,对老师们来说,这更是一次身份的变动,对社会来说,这却是一声警钟。

02

为什么会出现“学生荒”?根源在于出生人口。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带来一波小高峰,当年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可这之后,却是一路下滑。

2017年开始,新生儿数量逐年下降,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变成负数。

这波变化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有节奏的,先是幼儿园撑不住,出现大量空园、合并、关停。

紧接着,影响传导到小学。

2023年,小学招生人数开始下滑,2024年一下子少了260多万人。

到2025年秋季,很多城市家长突然发现,以往热门小学一个班都挤不进去,现在居然出现了零扩招。

长沙的一所重点小学就是典型,前年一年级四个班,去年变成三个班,今年只剩两个。

有家长调侃:“孩子才上一年级,母校已经缩水了一半。”再往后,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可能接连感受到这股冲击。

根据多位专家的测算,未来十年,中国小学适龄人口会减少超过5000万,几乎砍掉一半。

数字看上去冰冷,但它直接决定了,学校还能不能办下去,老师还需不需要那么多。

03

在不少地方,小学老师突然成了“富余人群”。

师生比的数据很直观,按照规定,小学师生比应当是1比19。

可2024年,全国小学师生比降到1比16,创下十年来最低。

换句话说,一个老师平均只带16个学生,比标准少了三个。

这三个人看似差距不大,放到全国就是几十万岗位的空出来。于是,从2025年起,多个地方开始推进教师转岗。

比如湖南衡山县,教育局一次性要转走93名教师,分配到网信办、住建局、民政局等25个事业单位。

江西、安徽、福建等地则选择让小学老师考核后去教初中,条件是必须有对应的教师资格证。

有人顺利转型,教起了初中、高中;有人不愿接受,考试时干脆交白卷,以示消极抵抗。

教育系统的难处在于,扩招容易,缩编极难。

教师职业一旦编制固定,就涉及个人前途、家庭稳定,简单一句“过剩”,背后是几十万家庭的焦虑。

04

面对老师多、学生少的矛盾,一些专家提出小班化教学。

听上去很美,一个班不超过三十五个孩子,老师能逐个照顾,教育质量也能提高。

日本、韩国都曾在少子化压力下推进过类似改革。

江苏常州就率先试点,让几所小学的一年级班额严格控制在35人以内。

教育部门宣称,这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机会,但问题在于,小班化需要财政支持。

一个班人少了,老师工资却要照发,学校的开支并不会减少。

对财政宽裕的大城市,这或许能承受,可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小班化可能只是理想。

更现实的是,小班化也并不能根本解决老师过剩的问题,当人口规模急剧下降时,哪怕班额再小,也填不满那么多教师岗位。

上海三桥小学就是明证,它坚持了多年的小班化,最后还是关停。

05

当小学老师闲置、初中却缺老师时,转岗成了唯一的解法。

问题是,如何让教师接受这种流动?

一些地方采取行政命令,效果立竿见影,却引发不满。

有人质疑,为什么我要被迫从农村小学转到条件更差的农村初中?为什么不是去城里?

有人反映,转岗考试形同走过场,有人考了10分也能被录取。

专家建议,要建立一个透明的流动机制。

比如规定,在农村学校服务满若干年后,可以申请去城市学校;在小学工作多年后,可以申请跨学段。

这种先苦后甜的设计,比单纯行政命令更容易让人接受。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提出过一个观点,教师流动不应只是利益导向,而应有责任导向。

意思是,教师职业本身就是公共服务,应该承担起资源均衡的责任,而不仅仅是个人去哪里发展更好。

06

日韩等国早已走过低生育率的道路,他们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少招新老师,多让现有教师自然退休,慢慢缩小队伍。

日本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过“一人一校”,也就是一个孩子配一个学校,最终也只能合并。

韩国则采取提前退休、岗位转移的方式,有些老师被安排去社区、培训中心工作,核心逻辑就是控制总量,等待人口结构回暖。

中国目前的问题是,人口下行太快,而教师队伍扩张的惯性太强。

如果不建立退出机制,未来几年教师“过剩”只会更加严重。

少子化带来的,是一连串的现实问题,学校关停、老师转岗、财政压力。

但教育并不能只盯着“有多少孩子”,换个角度想,人口少了,也许正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机会。

过去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老师根本顾不过来,如今人数少了,正好可以探索因材施教,推动教育真正走向高质量。

关键在于: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做出最合理的配置。

是让老师闲置,还是让老师去做更需要的工作?是简单裁撤,还是推动课程改革?

这些选择,决定了教育未来的走向。

07

上海三桥小学的关停,不只是一个校园的落幕,而是一种社会趋势的显影。

它告诉我们,少子化不再是抽象的统计,而是切实地改变着孩子的课堂、老师的岗位、家庭的选择。

百年老校关门,是无奈也是必然,生源下滑的现实,逼着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价值:教育不是只在于人”,更在于要教好。

未来十年,中国的学校可能会越来越少,老师可能会越来越紧张,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的未来一定黯淡。

如果我们能趁此契机推动教育质量改革,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更多关注。

那么,哪怕孩子少了,教育的意义反而可能更大,毕竟人可以少,但教育不能轻,学校可以关,但责任不能关。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拉动消费超65亿元!不夜重庆“... 9月23日,2025中国(重庆)新商业发展城际交流大会在重庆开埠遗址公园举行。 2025中国(重庆...
秋季皮肤易“闹脾气” 科学应对... 秋风一刮,不少人的皮肤就开始“闹脾气”,又干又痒还长红斑,市民罗女士就遇到了这麻烦。她得特应性皮炎好...
收银系统单机安卓版下载,高效运... 你有没有想过,在繁忙的超市、便利店或者小卖部,收银员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变得更加轻松高效呢?现在,就有一...
全国绿色智能航运行业产教融合共...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龙超凡 通讯员 李怡然)近日,全国绿色智能航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济宁市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会议召... 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记者 王宏鑫)9月23日,济宁市政协专⻔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市政协主席霍媛媛出...
安卓系统手机游戏开发,从入门到...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安卓系统手机游戏那么受欢迎?是不是每次看到别人在手机上玩得如痴如醉,你也忍不住想...
安卓系统的p图软件,P图软件深... 你有没有发现,手机里的照片总是不够完美?有时候,一张照片的某个角落有点瑕疵,或者表情不够自然,这时候...
禁用安卓系统通知权,隐私与效率...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手机里堆满了各种应用的通知,有时候甚至感觉自己的手机都被这些弹窗给“绑架”了...
北京,一女子花280万买下56... 点上方↑“中小学生阅读”关注更多资讯 !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我的教育信念的...
这六个汉字,诠释人生的智慧与哲... 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今天,我们通过六个汉字,来深刻理解人生的不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