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下面的中标文件全部都在官方网站上公示,我只是下载并截图发了出来而已,数字可以通过简单计算得出,所有结论也都可以通过常识得出,这算是先叠个甲吧。
2025年8月,上海绿捷中标了上海听起来应该相当牛的一所学校的餐饮供应项目,中标信息官方可查。
然后我从标书上整理了如下信息:
第一个信息是,学校有学生1800人,老师140人;目前学校餐费标准为,学生早餐每份5元,午餐15元,晚餐15元。怎么理解餐费标准?是指向学生收取的费用没毛病吧。
第二个是中标金额,眼睛比较敞亮的朋友可以帮忙数一下数字,我要是没看错的话,应该是231万多一点,我数了好几遍。
接着我特地留意了一下时间,服务协议是1年,也就是说231万这是学校师生1年吃喝的费用。
服务内容包括什么呢?基本上和食堂有关的都包括了,饭菜供应,食堂运营等等,都囊括在内。
甚至还包括食堂的环境卫生。
现在来算笔账,把老师排除在外吧。231万对应1800个学生,平均摊到每个学生头上就是1283块钱,学生会放寒暑假,寒假一个月暑假两个月,总计按100天算,剩下260天扣除周末差不多有186天在学校。
于是可以得出一个数据:按照这个招标价格,每天每个学生的餐食成本是6.89元,不到7块钱。平均一餐的费用是2.3元。
而固定的收费标准,上面写了,早餐5块,晚中餐都是15块,全天总计35。
如果按照每个学生每天35块钱的餐费,在校186天的话,1800个学生收取的餐费我也算了下,是1171万,但中标价格是231万,那中间这800多万干嘛去了?
我最开始以为,中标231万这个价格仅仅就是指食材采购,但其实服务内容包括了整个市场的运营。
收35的钱,提供7块钱的饭菜,收15块钱的午晚餐费,提供2块多一点的饭菜。这样的生意,说实话,各位,我也想做,我也眼红。
对于上海学生的家长来说,你交了15块钱,不代表你的孩子吃进去的饭菜就值15块,算是社会给新手父母上的毒打第一课。
这就能解释了,为什么网上很多家长反馈学校食堂的饭菜多是以冻肉和油炸食品为主,极少新鲜食材。2块钱的餐标能给你用新鲜食材?又都是正在长身体的年龄阶段,饭量大,这个价格说实话有肉就不错了。
不过在我查看的几个中标文件中,也有一些正常的,比如下面这个,也是中标了上海某中学的食堂运营,中标金额是150万。
每日两餐,220人,餐费标准是早餐7块钱,午餐20块钱。仍然以每年186个上学日来算的话,平均每个老师每天的餐标差不多就是37块钱,这就是正常的。
还有其它学校的,位育中学,150万管220个人,这次是三餐。
徐汇中学:
235万管教师每日两餐,以及初中助学生的每日一餐,助学生我的理解应该是非全体学生。
再把这个中标公告和文章开通的那个中标公告对比看一下,开头那个231万得管140个老师和1800个学生的三餐,这份公告235万就管老师两餐和助学生一餐,我真不是很懂餐饮行业,这么大的预算差距是正常的吗?
有没有懂行的朋友,能在评论区提供一下指导。
哦对了,这些中标文件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第一个离了大谱的项目是给学生供餐的,后边几个看起来正常的,都是给教职工供餐的。
据媒体人邓飞在微博上,上海有老师告诫学生,饭必须吃,不能从家里带吃的进来,被发现了会有处罚。
友善一点推测,你看,吃正常餐标的人啊,总是觉得别人是因为矫情,才那么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