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感到腰酸背痛,却又无法找到病因?其实,这可能与一种常见却被忽视的妇科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最近,50岁的王女士在2025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周中,向泌尿外科求医,却发现她的腰酸症状背后隐藏着更复杂的真相。
王女士的情况并非个例。她在泌尿外科就诊时,经过超声检查发现“右肾轻度积水、右侧输尿管局部狭窄”,但药物治疗并没有显著效果。转至妇科后,盆腔核磁共振检查显示右侧骶韧带存在异常信号,并压迫输尿管,初步考虑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过手术确认,病灶被成功切除后,王女士的腰酸症状立刻消失。这一案例提醒我们,腰酸背后的原因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那么,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呢?通俗来说,它是指正常生长在子宫腔内的内膜组织,错误地“跑”到了子宫腔外的其他部位。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出血,但因无法排出体外,导致局部积血,引发炎症、粘连和包块,造成疼痛和不孕等问题。
其中,输尿管内异位症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类型,约占所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0.3%。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症状,常常被误诊或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或衰竭。此类病症可分为外生型和内生型,前者是内膜病灶包绕和压迫输尿管,后者则是直接穿透输尿管壁,造成尿液流动受阻,最终引发肾积水。
早期识别输尿管内异位症至关重要。若出现长期严重的痛经、慢性盆腔痛或不明原因的腰部酸胀感,尤其是伴随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对育龄期女性来说,定期进行泌尿系超声检查,尤其在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后,能及时排查潜在的输尿管疾病。
对于输尿管内异位症的诊断,通常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MRI)和静脉肾盂造影等手段,确保准确判断病灶的范围及影响。治疗方式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主要选择。药物如复方口服避孕药和地诺孕素可以帮助缓解症状,而手术则是解除输尿管梗阻和保护肾功能的必要措施。
总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仅是痛经的代名词,它的隐蔽性和侵袭性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健康。因此,女性朋友们应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早期就医,确保健康。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个话题,远离疾病困扰,维护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