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燕
雄壮的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北京天安门广场,32名来自深山牧区、沙漠边缘的新疆孩子站在人群里,仰望一抹中国红和旭日一同升起。晶莹的泪珠在孩子们浓密的睫毛上闪……
要成为“石榴籽”孩子
“阿姨,给你个好东西吃!”我循声望去,几个小小的身影出现在远处的核桃树下。见我回头,她们一起跑了起来,尘土瞬间扬起。不一会儿,几个“小土猴”就出现在我面前。
茹克耶·麦提沙吾尔把她的“好东西”塞到我手里,我看着她的小脸,忍不住笑了。头发乱糟糟地沾了好多土,早上才换的上衣染了一大片土渍,露出的小腿上还蹭了几道伤痕。
“土桃子!”茹克耶指着塞在我手里的“好东西”说。我仔细打量着,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土桃子。桃子被土裹得严实,我甚至都看不出桃子果皮的颜色。
这里是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镇亚博依村。这个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上的村子,即便在晴天,也会被一层薄薄的沙尘笼罩。果树、庄稼、茹克耶种的绣球花,还有她摘给我的土桃子,无一幸免。
“北京也会下土吗?”
“我们要坐火车穿过那片大沙漠吗?”
“北京烤鸭好吃吗?”
在这里采访的几天,总是被孩子们的问题包围。
几天后,7月25日,来自新疆各地的32名孩子启程参加了“红石榴”夏令营。
这次策勒县一共有7个孩子被选中参加国网新疆电力“红石榴”文化润疆夏令营。9岁的茹克耶是其中一个。别看这孩子平时爬高上低,调皮贪玩,可说起要参加夏令营这件事,却认真起来,“我从幼儿园小班就开始努力了!”
跨越4000公里山河
“策勒去和田要100多公里,和田去乌鲁木齐要1000多公里,乌鲁木齐去北京要3000公里,然后再走多远妈妈也不知道了。”妈妈一边给帕提曼罕·排日海提梳着小辫,一边自言自语地唠叨着。
这位30出头的年轻妈妈,也曾走出过沙漠,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到了北京的大学。然而因为家庭变故,她只上了一个学期的大学,就匆匆回乡,回到了这片沙漠。如今,看着蹒跚学步的儿子和即将踏上远途的女儿,她百感交集。
“妈妈,以后有机会我带你出去,去很多很多地方!”女儿看出了妈妈的心思。
“来口豆汁儿!”帕提曼罕嘿嘿一笑,开启了她的幽默模式。妈妈瞬间喜笑颜开。“靓女呀!”她又来了一句,让一旁的我也笑了起来。
帕提曼罕安静了下来,静静地享受着妈妈给她梳头的温暖。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若有所思。
“你在想什么?”我问她。
“去过北京的哥哥姐姐说他们会去长城上跳舞,我也想去那里跳舞!”帕提曼罕说,“去天安门的时候要穿得漂漂亮亮的,带着奶奶传给我的花帽,拍一张最好的照片给妈妈带回来!”小姑娘越说越兴奋。
清晨五六点钟的和田,还是漆黑一片,帕提曼罕小小的心里满溢着“去北京”的欣喜,哪里还睡得安稳。天刚蒙蒙亮,她就奔赴集合地点。
太阳刚刚挂在亚博依村村委会旁边的核桃树枝头,院子里就陆续汇聚了前来送行的家长和孩子。
出门的饺子送平安,帕提曼罕和其他6个来自策勒县不同村子的孩子,在稍显拥挤的驻村工作队食堂里吃上了叔叔、阿姨早上5点钟起床为他们准备的送行饺子。让远行的孩子带上石榴,是爷爷的执念。亲戚们把策勒的石榴装进帕提曼罕的书包里,让她带着家乡的味道一起远行。
“我一直以为火车行驶起来会冒火,所以才叫火车。”帕提曼罕紧贴着火车窗玻璃,看着钢铁巨龙蜿蜒驶向乌鲁木齐,大眼睛不肯离开车窗外的世界。
“阿姨,去夏令营能看到大熊猫吗?”
“哪天能吃到脆皮烤鸭?”
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又开始在我耳边飘来荡去,让我忍俊不禁。
“你们去亲眼看看,就知道了!”我笑着说。
要去看世界,也让世界看到我们
经过几千公里的跋涉,32名孩子从沙漠绿洲、草原牧村走进了天安门广场。为了能站在最佳观看位置,7月31日那晚孩子们几乎一夜未睡。他们凌晨2点就出发前往天安门广场了。
此时距离他们离开家乡已整整5天。这5天里,除了长途跋涉、不断换乘,他们还开启了北京的研学。帕提曼罕在2025年7月30日的日记里写道:“在清华大学,我看到一个姐姐。我感觉她就是未来的我。我看着未来的我,心里默默种下一颗种子!”
这个季节北京雨水多,帕提曼罕抚摸着工作队的叔叔送的雨鞋,兴奋地告诉我,她长这么大从来没穿过雨鞋,在和田能买到一双雨鞋可不容易,这次派上用场了。
去长城的时候是阴雨天,孩子们身披雨衣。登顶之时雨停了,孩子们兴奋地在长城上跳起了民族舞蹈。
“新疆的孩子真能歌善舞!”短暂的舞蹈,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不断地拍照、赞美。孩子们的心里也美滋滋的。帕提曼罕和几个小伙伴一商量,一起在长城最高的地方面对各国游客来了一场喊话:“欢迎你们来中国,欢迎你们来新疆,新疆的花果飘香等着你!”
孩子们的热情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游客,纷纷要求和他们合影。这些新疆孩子成为了长城上一道明媚的风景。“红石榴”夏令营的领队告诉记者,每年来爬长城,“石榴籽”孩子都备受瞩目,“孩子们总能感受到大家的热情,所以也想用热情予以回报,就有了‘长城献舞’的惯例!”
去长城上跳舞,去天安门看升旗……这些熟悉的“惯例”,让我和他们一起见证了心中的梦想开出花朵。
凌晨的天安门广场,满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大家都在翘首期盼那庄严而神圣的升旗仪式。孩子们穿着妈妈为自己准备的盛装,把红领巾整理了又整理,踮着脚尖、抬着头。
“我们能看见仪仗队吗?”
“太阳和国旗真的是一起升起吗?”
孩子们轻声讨论着。
听到仪仗队铿锵有力的脚步,大家瞬间挺直了腰板,努力踮起脚尖。小个子的孩子着急得都要哭了。带队的老师们便随机抱起几个“小不点”,把他们托举在肩膀上。
“敬礼!”孩子们听到这一声来自国旗班的“命令”,都庄严地举起了右手。这些来自新疆14个县市、5个民族、9岁到14岁的32名中小学生,同时向着国旗升起的方向行礼。
“国旗和太阳是一起升起的!”46秒后,孩子们看着天空中已经升起的国旗,激动不已。
这个瞬间定格在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也是他们11天夏令营中最难忘的时刻。是的,只要是参加过“红石榴”夏令营的孩子,几乎都是这样说的。在策勒县采访的十几天中,我接触到了来自当地的80余名“石榴籽”孩子,绝大多数孩子都对这一幕难以忘怀。
国旗升起了,帕提曼罕的眼睛还是不肯从蓝天上挪开。她深情而热烈地说:“这就是我心中的中国红!我爱她,中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