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傍晚时分,云阳县云江大道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罗记片皮鸭店外排起长队,“最近半个多月,客流量持续上升,生意火爆!”重庆芸阳罗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罗理文告诉记者,这变化与8月底办理的“个转企”密不可分。
2021年至2024年,在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的区县营商环境评价中,云阳县营商环境评价连续四年位居渝东北第一。该区通过拼时效、拼服务、拼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已新增市场主体5273户,新升规上企业49家,开工重大项目115个,签约重点项目176个。
拼时效
“个转企”办理时限压缩至半天
30岁的罗理文是云阳县云阳镇人,2023年6月创业至今,罗记片皮鸭门店开到了9家,年营收在200万元左右。
为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形成规模效应、吸引线上客流,罗理文办理了“个转企”,即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今年8月26日,他来到云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办理相关事宜,“本来想着回去以后好准备资料,没想到当场就完成了变更。”
“现在打开直播平台,显示的就是我们在县内的9家门店,方便消费者就近下单。”罗理文说,“个转企”完成后,他每天的线上订单翻了一番。
“以前办理‘个转企’的规定时限是6个工作日,现在,我们在规定时限1个工作日的基础上提速至半天。”云阳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张毅介绍,他们还将企业信息变更、企业迁移登记、企业普通注销登记等办理时限从6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
此外,该中心还通过AI+等手段,打造夜间及节假日无休的智能导办区,依托39台智能终端和帮办代办志愿服务群体,向市场主体提供各类“不打烊”服务。今年以来,中心已为企业办理各类业务10.19万件,满意率达99%。
拼服务
企业入驻园区即享保姆式服务
“之前还担心人生地不熟,在这里开办企业会有诸多不便,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9月19日上午,在云阳工业园区,重庆毅兵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高国笑着说。
吴高国是奉节县人,2023年4月,他在园区投资3000万元生产再生循环改性材料,6条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达5000万元。
招商协议一签订,云阳工业园区管委会规划服务部部长黄昊和同事黄金就主动联系吴高国,并在一个月内办好了土地出让及工程规划等手续。
“我们秉持‘企业办事不出门,园区的事园区办’的理念,竭力为企业做好服务。”云阳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谭华说,该企业进场建设之初,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开挖从市政道路到园区道路的出入口,进场后,又需要提供水电等各类要素保障。这些手续和事项全部交给园区协调办理,企业只管提需求。
吴高国的企业投产后,园区管委会驻企服务员张帆和李小蓉一直在跟进:原材料购买是否方便,销售渠道是否打通,与县内同类企业如何资源共享……
拼创新
协调用气价格助企降本
云阳县锦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艺新材料)是一家落户云阳20年的企业,总经理林野讲述了年产1.2万吨高端电子功能材料项目是怎样被“留”在云阳的故事。
锦艺新材料主要生产无机粉体材料,向玻璃、陶瓷等低附加值企业供应原材料。2023年,企业向科技含量更高的领域转型升级,瞄准了高端电路板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配套方向。
新项目考察选址过程中,气价成为该项目定址云阳的拦路虎——与沿海部分地区相比,云阳的气价每立方米要高出1元多。这意味着,在云阳投产将使企业增加约2000万元直接成本。
“云阳本地企业还要到外地投资,说明我们服务企业不到位!”云阳县经济信息委主任李刚获悉这一情况后,立马带人跑重庆、跑四川,经过10多次争取和谈判,最终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达成直供气用气协议,以与沿海园区同样的价格为锦艺新材料供气,帮助企业每年降低成本2000万元。
通过能够切实惠及企业的创新举措,云阳留住了企业。目前,锦艺新材料的新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即将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