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经济日报讯 9月19日至21日,北方冷凉蔬菜河北片区高质量发展研讨暨首届“崇礼彩椒”大会在张家口市崇礼区成功举办。大会以“科技赋能冷凉蔬菜、品牌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由省农林科学院与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农业农村部相关单位,京津冀地区及全国多地科研院校、金融机构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150余名代表,共同探讨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动崇礼现代农业协同发展。
作为全国最大的越夏彩椒生产基地,崇礼区借助此次大会全面展示了河北冷凉蔬菜产业的发展成果。崇礼彩椒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产量达21.5万吨,占据全国夏季彩椒市场的“半壁江山”,并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自2017年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持续助力崇礼农业提升,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开展科技合作等举措,推动彩椒品种国产化替代和本土化育苗,实现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甚至创下46元/公斤的全国最高单价纪录。
近年来,河北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依托高海拔、冷凉气候、昼夜温差大、无污染的生态环境等资源禀赋,加速推动冷凉特色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绿色、有机、健康的农产品走向京津、走向国内国际大市场,目前已形成以崇礼彩椒、沽源西蓝花、围场马铃薯等地域特色冷凉蔬菜产业体系。
会议期间,政府代表、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围绕冷凉蔬菜产业发展展开深入交流。与会嘉宾认为,应依托河北高冷凉气候资源禀赋和毗邻京津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设施种植业政策支持,推广设施果菜轻简化栽培技术,强化“崇礼彩椒”等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探索“农文旅融合”新模式,推动河北冷凉蔬菜产业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品牌优势”转型。
大会同期举办多项特色活动,全面展示产业创新成果。现场设置多个展区,系统呈现冷凉蔬菜产业“品种—技术—装备”全链条成果:崇礼彩椒展区集中展示红彩椒、黄彩椒、水果椒等优质品种;特色优势产品展区汇聚张承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院区科技成果展区展示省农林科学院与崇礼区的合作研发成果;智慧装备展区亮相多款专用机械;品鉴区则让嘉宾实地体验“从种子到餐桌”的全新风味。
会议期间举办的“菜王”评选活动,吸引全省7个地市30余家生产经营主体选送的近200个品种参与角逐,经专家从外观、口感、糖度等维度综合评审,最终评选出“黄彩椒大王”“红彩椒大王”“水果椒大王”“口感番茄大王”等2025年冷凉蔬菜“菜王”。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铁龙表示,下一步将深化院区合作,启动“北方冷凉蔬菜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国家级育苗产业集群发展,探索AI、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助力崇礼打造全国冷凉蔬菜科技创新、数字农业示范和品牌农业引领的“三大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