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足坛的归化浪潮愈演愈烈,从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实力较弱的队伍到韩国这样的亚洲劲旅,都在通过引进归化球员提升竞争力。然而这项看似双赢的操作背后,往往暗藏着意想不到的困境。德甲联赛第四轮门兴格拉德巴赫与勒沃库森的比赛中,新近归化韩国的中场球员卡斯特罗普就遭遇了这样的窘境。
这位年仅22岁的德韩混血球员在8月12日才获得国际足联批准完成转籍手续,代表韩国国家队出战两场友谊赛后,一个始料未及的兵役问题突然浮出水面。根据韩国相关法律规定,他可能面临18至21个月的强制兵役,这对其正处于上升期的职业生涯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门兴1-1战平勒沃库森的比赛中,卡斯特罗普打满全场。比赛第51分钟,他一记精彩的抽射破门被VAR判定越位在先,这个判罚引发了门兴主帅的强烈不满。然而更糟糕的消息在赛后等待着他——兵役问题可能迫使他中断在欧洲的足球生涯。韩国媒体此前大肆报道这位国家队历史上首位成年归化球员的加盟,却忽略了兵役这个关键问题。
韩国足球对归化球员的追求可以追溯到十年前,但直到今年7月才迎来男足首位归化球员——俄罗斯裔中锋恰赫。卡斯特罗普作为成年国家队首位归化球员,因其600万欧元的身价和多位置属性被寄予厚望。他的母亲是首尔大学语言学教授,本人曾代表德国各级青年队出战,本应是解决韩国队后腰短板的理想人选。
兵役问题带来的影响可能远超预期。门兴格拉德巴赫俱乐部为其支付了450万欧元转会费,若球员被征召服役,俱乐部的直接经济损失将超过千万欧元。德甲联赛本就对国际比赛日频繁征调球员颇有微词,此事可能演变为法律纠纷。对球员个人而言,22岁正值职业黄金期,若中断近两年参加兵役,即使能在韩国国内军队球队效力,K联赛与德甲的水平差距也将严重影响其发展。历史经验表明,韩国球员服完兵役后能重返欧洲顶级联赛的案例屈指可数。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获得英超金靴的孙兴慜也曾依靠亚运会金牌才得以免除兵役。虽然混血球员可以申请延迟至37岁服役,但前提条件是在韩国停留不超过6个月且无任何盈利行为。而代表国家队参赛获得的津贴和奖金,恰恰可能触发服役条件。这个被各方忽视的细节,如今正成为卡斯特罗普职业生涯的最大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