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即将走出校园的年轻人早就悄悄长大,只不过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他们总还是孩子罢了。
虽说初秋是开学季,但每次看到校园里三五成群的毕业生拍照留念,一声声快门按下的声音将大学时代的青春岁月定格,就会想到了高校的毕业季,一批批学子完成学业奔赴人生新征程。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自己特别喜欢一年当中的这几天,此时的大学校园像个拍照的风景胜地,让人感到尽管时光荏苒也无法阻碍青春气息空气当中蔓延。此时,一个人的实际年龄只不过是数字大小,一点不妨碍你闭着眼便可以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一点不影响你贪婪地吸一口气便找回那份独属青春的味道。当然,当一批批学生穿上学位服的时候,也意味着他们的脚步即将踏出校门,于是依依不舍的情绪便会令人感到心里被什么东西压住了一样——沉甸甸的。毕业季少不了的一个环节就是师生一起聚餐,说老实话,每每这个时候自己的心里都有点犯怵,因为这样的“散伙饭”无论处于师生哪个角色都难以把握住情绪。这时候,通常是毕业年级的学生挨个先说上几句,然后按照年级高低在场的每名同学都跟进一番,最后是老师发言收尾。这样的流程很像平时在开学术组会时的研讨和分享,但不一样的是,此时每个人的那几句话都是肺腑之言,道出的是几年间学习生活的体会和心底深处对这个集体的不舍。总会有个别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说着说着自己便开始眼眶湿润落泪,个别平日里看上去矜持内敛的学生在几杯薄酒下肚之后一下子变得意外活跃,还有一些同学就在那里默默地为大家添茶倒酒……看着这些可爱的学生,心里被幸福和不舍撑得满满的,大概这就是作为一名老师最丰盈的情感体验吧。
因为是这样一场特别的聚餐,所以作为老师最后的发言没有办法提前准备,我根本不知道前面学生话语当中的哪一段会击中自己的情感。讲话时,在对毕业的学生留下祝福的同时当然还会最后行使一下老师的教导权力,针对他们身上的不足之处做出提醒。有意思的是,平时当我指出这些学生还需要在什么地方继续努力的时候,总觉得这些淘气的孩子并没有完全听进去,而此时马上就要离开校园了,他们仿佛一下子就认认真真听懂了。接下来,还会对在场的每一名学生进行一番小小的点评和寄语,发言的结束时看着学生们听得意犹未尽的样子我不由得赶紧平复情绪打趣道:“不说啦!平时也是对你们这样唠唠叨叨,也没见你们多认真听!”接下来,房间里短暂的沉静,随后不知谁“嘻嘻哈哈”笑了几声之后,房间里的气氛又活跃了起来。
“我们毕业了,你们在学校的同学一定要替我们照顾好老师!”在新的一轮随机发言的时候,一名即将离开校园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敬酒的时候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看似有点突兀的“照顾”二字一下子便触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明明这些孩子们刚刚还在一直感谢老师几年来对他们的教导和帮助,怎么一下子角色便调转过来了?原来,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也一直在默默地宠着他们的老师,师生之间的感情,从来都是相互奔赴的关爱。
就这样,大家说呀说恨不得把过去几年发生的有趣事情都罗列一番,把未来的祝福和叮嘱都唠叨一遍,到饭店打烊的时候大家仍旧意犹未尽。
今年的夏天我还以家长的身份参加了女儿的毕业典礼,当我置身于典礼家属区观礼席上时,不禁想起当年自己博士毕业典礼时的情景。那是2005年6月27日,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与其他27名博士研究生一起参加毕业授礼,那一天我特意从当年向我发放入学通知书的董奇副校长手中接过了学位证书,博士研究生五年的求学经历对我无疑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潜意识里自己把攻读心理学院的博士看作是自己和学校的一个约定。我记得当时自己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道:“今天终于可以向您汇报,学生用五年时间完成了博士研究生的学业,谢谢您!”
礼堂里念出女儿名字的声音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远远地看到女儿脚步沉稳走上台接受证书,这十几秒的时间是那么短,仿佛又是那么长。还没容得我的情绪从感慨中走出来,就被台上女儿很自然地回转身微微屈膝对台上教授区行礼致意的举动所吸引,小妞真棒!她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名学生对老师最真挚感谢!
这时候,很多孩子仿佛都在一瞬之间长大了。也许,这些即将走出校园的年轻人早就悄悄长大,只不过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他们总还是孩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