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干到老”的日本人,50岁之后重新做打工人
创始人
2025-10-13 09:06:39
0

工作占据了绝大多数人生命中不可忽视的时段,如无意外,这段时间将越来越长。当工作不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成了生活的前缀,思考我们该如何“工作”地生活着,这关乎我们将如何有尊严且幸福地度过一生。

作者|里里

编辑|桃子酱

题图|《续·续·倒数第二次恋爱》

周一早上7点,你在早高峰时段挤上通勤的地铁,一小时后终于坐在工位前。你揉了揉因站立过久而发僵的膝盖,戴上老花镜,准备开始工作。此时,你收到了公司发来的六十大寿祝贺邮件。

是的,你已经60岁了。想象中的退休生活——钓鱼、广场舞、环球旅行,并没有如期而至。所有人同乘一班单向列车、到点下车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活到老干到老”的未来。

在邻国日本,这样的“老后打工”已成为日常。今年敬老日(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一)前夕,日本公布最新人口统计数据,65岁以上人口共3625万,其中有914万人仍在工作,相当于每四名老人中就有一个在工作。而65岁到69岁的老人中,工作者比例超过一半。

由出版品牌“未读”策划的“50岁打工人”书系第一辑,讲述的正是6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日本普通人的故事:57岁时成为迪士尼清洁工,50岁破产之后上路开出租,56岁转行到养老院干护工……人生过半,他们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下半场。

从这些真实、具体的个体经历中,我们或许能瞥见一些未来的老后打工图景。

“50岁打工人”书系第一辑。(图/未读提供)

35岁中年失业,50岁“重启”人生

56岁那年,真山刚结束为期半年的护理培训课程,正式成为一名护工。在这个行业,他算不上年长的,和他同期培训的还有一名70岁的高龄学员——结业后,这名七旬老人被面试的第一家养老院当场录取,许多他照顾的对象比他还年轻。

护工,常被称为“日本就业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的工作日常,包括给老人喂饭、洗澡、擦屎擦尿,而就算勤勤恳恳,也时常要面对老人反复无常的“古怪脾气”,甚至性骚扰。高强度劳动换来的,却是微薄的收入和伴随终身的职业伤病。

为什么要干这份工作呢?——“当然是生活所迫啊。”在《养老院护工日记》一书中,真山刚坦言。

日本老年人就业率正在逐年增长。(图/NHK)

人生前半场,他辗转于各行各业:从设计公司从业者到建筑咨询公司高管、环保材料施工公司老板、两家居酒屋的店主,跨度不小,但都不尽如人意,甚至一度靠卖画为生。眨眼间,年过半百,他到了职业顾问口中“恐怕只有找护工之类工作”的年纪。

真山刚在书中写道,日本颇为流行一种面向老人的写作课程,教他们用“起承转合”的结构来书写回忆录和自传。许多人往往在写到“转”——也就是40岁到60岁这段历经大风大浪的部分时陷入困境。

包括真山刚在内,“50岁打工人”书系第一辑的作者们,恰恰都处于人生的“转”点。当经济奇迹远去,“终身雇佣制”松动,所谓“安稳”的中年开始塌陷,老后贫困问题浮出水面。而他们的个人命运,也是大时代下的共同经验。

笠原一郎大学毕业后进入麒麟啤酒这家大型企业,一干就是30多年。57岁那年,因为升迁无望、职场压力重重,他选择提前退休,开启“第二人生”——成为东京迪士尼乐园的一名清洁工。

屋敷康藏为了偿还房贷,在35岁那年转行做房产销售,又在52岁时“逃离”房地产行业,靠兼职维持生计。曾为无数客户提供住房贷款建议的他,最终因无力偿还自己的贷款,不得不放弃居住了13年的房子。

还有50岁的内田正治,家业破产后,他不仅失去房产,还背上了债务。上有需要赡养的年迈父母,下有正在念大学的儿子,他别无选择,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他的同事,平均年龄超过60岁。

在日本,经常能看到白发苍苍的出租车司机。(图/每日新闻)

50岁开始规划退休、准备安享晚年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1986年,日本退休年龄从55岁延迟至60岁,2006年又进一步延至65岁。到了2021年,日本开始实施新版《老年人就业稳定法》,将为65岁至70岁老人提供继续就业机会视为企业的努力义务。

如果25岁进入职场,70岁结束工作,那么,50岁将真正成为许多人“第二职业生涯”的起点。人生下半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责任自负”。

到了法定退休年纪,

就能退休了吗?

徐立子是“50岁打工人”书系的策划编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10年。在她的观察中,日本关于老年人的出版物大致有两类:一类由记者或文化研究者撰写,聚焦老龄化社会中老年群体的生存现状;另一类的主题是请长寿老人分享自己的“长寿秘诀”。

因而,当她偶然发现由日本三五馆新社出版的“职人日记系列”时,顿觉眼前一亮。“来自各行各业的素人,讲述工作中的点滴小事,呈现老年打工群体的现状”,徐立子觉得,这个角度特别珍贵。

“职人日记系列”的开篇之作《交通疏导员疲惫日记》,主人公柏耕一是一位“73岁那年,也得头顶烈日,一早开始上工地”的高龄打工者。

在日本,保安工作被分为四类:设施保安、交通疏导及秩序维护、贵重物品押运、人身安全保卫。交通疏导员主要负责在封闭施工路段等工地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因为门槛低,是70岁以上老人常干的岗位之一。

《交通疏导员疲惫日记》出版一年卖出6.7万本。图为三五馆新社社长中野长武。(图/集英社)

这本书出版的2019年,正好赶上“老后2000万问题”成为日本社会讨论的焦点。日本金融厅的报告指出,一对65岁的夫妇,若要安稳度过20~30年的退休时光,除了领取养老金,至少还需要准备2000万日元的储蓄。在中国,类似情况难以得出准确数字。有研究估算,大约需要300万元。

柏耕一的故事,让许多即将步入老年的读者看到了自己的明天:即便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也得“活到老,干到老”。

内田正治65岁离开出租车行业后,每月退休金到手约12万日元,其中一半付房租,再算上生活费、医药费等,无论怎样节约,每个月也有两三万日元的赤字。眼看着积蓄和母亲几十万日元的遗产快要花完,他除了重新找份工作,别无他法。

正如日本《朝日新闻》在“老去的日本”专题中所预言的:退休生活正逐渐从我们的人生中消失,“无退休社会”即将来临。

某天,职员们发现自己被困在办公室里,重复过着同一周的生活。(图/《疯狂星期一》)

老后工作,是一种缩影:旧的工作秩序正在瓦解,年轻一代开始反思工作伦理,追问工作的意义,寻找工作以外的生活方式。

出版界为他们提供了理论武器,大卫·格雷伯的《毫无意义的工作》被奉为打工人“圣经”,在各种批判工作价值的讨论中被引用;齐格蒙特·鲍曼的《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在2010年初次引进时反响平平,如今再版却成了畅销书;三个践行不上班生活的年轻人,组建“重命名小组”,翻译了《对工作说不》《星期五不上班》……

《我们工作的理由、不工作的理由、不能工作的理由》

[日]稻泉连 著,熊芳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5-3

“大家需要通过理论化的体系,来理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确定自己的人生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未来又将如何前行。”但在理论之外,人终归需要面对真实的生活。在徐立子看来,“50岁打工人”就像你曾经的中学老师、小区的保洁阿姨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呈现了真实的生活图景以及普通人工作中的苦乐酸甜。

无退休时代的“打工哲学”

“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快乐的。”

恐怕没有谁比迪士尼乐园的员工更有资格说这句话。身处全世界最快乐的地方,工作的痛苦也会被加倍放大。在“梦想国度”当一名清洁工,意味着雨天扫不尽的积水、冬天铲不尽的积雪,要把公共厕所的马桶打扫得闪闪发亮,平均一周就要清理一次呕吐物。年过半百的笠原一郎,每天要走两三万步。

职场霸凌、加班文化、过劳死、企业内斗、非正式雇佣的不断增长……“50岁打工人”书系中的许多篇章,触及日本职场的现实一面。

《广告业务员日记》的作者福永耕太郎,在日本泡沫经济鼎盛时期进入广告巨头电通集团工作。当时,日本有一首非常流行的功能饮料广告曲,歌词是这样写的:“黄色和黑色是勇气的象征,你能持续战斗24小时吗?”

能量饮料Regain于1988年推出的广告语——“你能持续战斗24小时吗?”30年后,该产品的广告语变成“给百岁人生加油”。(图/Regain官网)

过劳自杀和猝死事件频频在身边发生,却没有在电通内部掀起太大波澜。福永耕太郎依旧废寝忘食地工作,每天接近黎明才下班回家。在电通的岁月里,他已经数不清下跪了多少次,甚至可以说“驾轻就熟,丝毫没有抵触情绪”。

三五馆新社社长中野长武在谈到“职人日记系列”时说,虽然这套书写的都是辛苦的工作,但他会请作者只保留那些“非怒不可”的内容,避免一种情绪被放得太大,让作者被误解为“一个总在抱怨的人”,“能同时展现出喜悦与悲伤,那才是真实的生活”。

纯粹、快乐的工作只是理想,现实中的工作总是一地鸡毛。认清这一现实,打工人便能从不完美的工作中打捞有趣、快乐的部分,以及独特的意义。

直到自己的书出版,真山刚仍然继续从事护工工作。并非因为从中找到了人生价值,只是他觉得,无论好坏,都可以从老人身上学到未来自己该如何安度晚年的经验。他喜欢听老一辈的人生故事——不只有成功人士的奋斗史,还有失败的经历、衰老带来的软弱和不安。

退休后的笠原一郎,也依然“爱着东京迪士尼乐园”。

上晚班比白班辛苦,但能欣赏“无论看多少次都会被感动”的烟花表演;节假日园区拥挤,不过成功预测当日入园人数也不失为一种乐趣;教孩子用洗手液制造米老鼠泡泡而获得“五星卡”好评;被问“您在做什么”时回答一句“我在收集梦想的碎片”……正是这些点滴瞬间,构成了工作中不可替代的意义。

东京迪士尼乐园的清洁人员。(图/东京迪士尼乐园官网)

在当下的语境中,说自己“热爱工作”“享受工作”,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一不小心就会招来“工贼”“自我PUA”的批评。但“50岁打工人”书系里所呈现的作者们的工作态度,与其说是热爱,不如说是有限地“接受工作”,“在劳动中感受活着的实感”。

不过分夸大其中的艰难,也不让工作吞没生活本身。毕竟,工作占据了绝大多数人生命中不可忽视的时段,如无意外,这段时间将越来越长。当工作不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成了生活的前缀,思考我们该如何“工作”地生活着,这关乎我们将如何有尊严且幸福地度过一生。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win7系统下安装安卓系统,W... 亲爱的电脑迷们,你是否曾梦想过在你的Windows 7系统上运行安卓应用?想象那些你爱不释手的安卓游...
吉林省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 10月12日,吉林省2025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考试在长春市顺利举行。全省共设吉林大学、长春...
24架F-35A隐身战机集结西... 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三国于9月29日至10月10日期间,以日本航空自卫队三泽基地为中心,开展了代号为...
A股三大指数跳空低开后跌幅缩窄... 10月13日,A股三大指数均跳空低开,沪指报3800.11,较前一交易日跌2.49%,深成指跌3.8...
210票胜选?玉木半场开香槟,... 高市早苗为什么还没上任就遭遇政治危机?在野党如何从一盘散沙变成尖刀,背后是谁在暗中操盘?前段时间,日...
14岁女生与家人争吵后从18楼... 14岁初三女生张某,在家和母亲发生争吵后,从小区18楼跳下坠亡。经民警了解,争吵的原因是没有写作业和...
深铁集团总经理黄力平出任万科董... 10月13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于2025年10月12日收到公司董事长辛杰提交的书面辞职...
长治传真| 房山与沁县,“同上... 自京长对口合作开展以来,北京市房山区教委与沁县教育局密切联动,通过校际结对、名师送教、云端教研、跟岗...
中央财经大学2025届MPAc... 导语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
特朗普称“战争已经结束” 以色...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称加沙地带的“战争已经结束”,当地局势将“正常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