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委内瑞拉:美国可能很快动武。委政府已致函联合国安理会主席,要求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美国对委军事威胁。
委内瑞拉外长希尔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这封紧急信函,像一颗投入国际社会的深水炸弹。信函直指美国以“打击贩毒”为幌子,正在策划一场针对委内瑞拉的武装袭击,要求安理会立即介入以“终止美方侵略计划”。
美军在加勒比海的军事部署早已超出常规范围。“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圣安东尼奥”号船坞登陆舰、导弹驱逐舰乃至核潜艇的集结,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这种兵力配置足以在短时间内投送3000名士兵直扑委内瑞拉海岸。
“禁毒战争”的外衣下藏着政权更迭的尖刀。自9月初以来,美国以禁毒为名在委内瑞拉附近海域摧毁至少4艘船只,造成21人死亡。但马杜罗政府揭露,美方真实意图是夺取委内瑞拉丰富的石油资源——这片土地蕴藏着全球最大的石油储备。
一场未遂的“假旗行动”险些让局势失控。委内瑞拉军方近期挫败了针对美国驻委使馆的爆炸图谋,极端反对派企图制造借口为军事干预铺路。这种栽赃伎俩让人联想到1931年日军策划的柳条湖事件。
马杜罗的应对策略展现政治智慧。他明确表示当前处于“非武装斗争”阶段,但警告若遭侵略将立即转入“武装斗争”。这种既展现克制又亮明底线的态度,让美国的“正义性”难以立足。
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单边行动普遍反对。联合国和美洲国家组织多次呼吁克制,而委内瑞拉已通过俄罗斯担任的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渠道提交紧急审议请求。中俄两国的态度成为关键变量,任何过度军事行动都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地缘政治危机。
美国内部的政治博弈同样耐人寻味。国会刚否决了一项限制特朗普对毒贩动武的法案,而《纽约时报》披露白宫已切断与委内瑞拉的所有外交渠道。这种封闭沟通的做法,往往是军事行动的前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从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到今日委内瑞拉的“禁毒战争”,霸权逻辑总是需要一件道德外衣。但拉美国家早已看清,这场博弈的本质是资源争夺与地缘控制。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