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10月16日讯 2025年,新津区文化馆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一文化传承项目的实施,让新津区内五所中小学校的学生们体验到了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活动覆盖的学生人数已超过1600名。
今年,新津区文化馆组织了多位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深入校园开展了多达60节的非遗传承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新津龙灯、泥塑、彩绘壁画、纸艺、钩针等多种非遗技艺,旨在根据不同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年龄段,量身定制丰富的体验活动。传承人们通过生动的讲解、现场演示和亲手指导,帮助学生们将深奥的非遗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践,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短暂的文化展示,更是一次深度的文化浸润,许多学生在参与后表示,他们第一次真正认识到家乡文化的丰富多彩,心中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同。
新津区文化馆的相关负责人指出,“非遗进校园”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未来,文化馆将继续深化此项工作,探索更多元、更有效的传承模式,争取覆盖更多学校,惠及更多学子,助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年轻一代中焕发新的生机。此次年度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新津区在非遗保护与青少年普及教育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