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法院决定:立即释放“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嫌疑人
创始人
2025-10-18 11:43:40
0

当地时间10月17日,波兰华沙地区法院驳回德国对一名涉嫌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的乌克兰公民的引渡请求,并当庭释放该男子。法院裁定,德方提交的证据不足,无法支持引渡。波兰总理图斯克对法院的裁决表示认同。

据波兰通讯社(PAP)报道,华沙地区法院法官在庭审中指出,德国提供的材料缺乏足够证据,现阶段无法满足引渡要求。法官强调,目前波兰法院并无可用证据支撑相关裁定,并补充该决定仍可由德方提起上诉。

根据德国检方指控,现年46岁的乌克兰籍嫌疑人弗拉基米尔·Z是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潜水员,涉嫌于2022年伙同他人租用“安德罗梅达号”游艇,前往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海域,通过安放爆炸装置对“北溪-1”和“北溪-2”管道实施破坏。检方指出,他参与了整个行动的策划与实施,涉嫌违反《德国刑法》中的反宪法破坏罪,若罪名成立,最高可判处15年监禁。

该嫌疑人因德国发出的拘捕令于9月30日在华沙附近被捕,但他否认所有指控,并称案发时本人身在乌克兰。

嫌疑人弗拉基米尔·Z PAP

法官在宣读裁定时表示,应将“北溪”袭击视为发生在战争背景下的军事行动,因此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不构成可引渡的普通刑事犯罪。这也是波兰法院驳回德方请求的重要理由之一。

波兰总理图斯克随后在X平台上表示,这一裁决“合理”,并对法院的决定表示支持。他称,“波兰法院已拒绝将涉嫌破坏‘北溪-2’管道的乌克兰籍嫌疑人引渡至德国,并已将其释放。这样做是正确的,此事已了结。”

X平台

“北溪-1”和“北溪-2”是连接俄罗斯与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波罗的海海底输气管道,原计划为欧洲提供稳定天然气供应。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该管道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焦点,乌克兰及部分欧洲国家担忧管道运营会削弱其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地位。

2022年9月26日,丹麦、瑞典附近海域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发生剧烈爆炸,4条管道中的3条受损,大量天然气泄漏。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苹果公司CEO库克:中国开发者...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宇】10月18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苹果公司CEO...
杨振宁先生生平 杨振宁,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
无人机、冰壶……桐庐这所新学校... 10月14日 桐庐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迎来首期学员 来自钟山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开启了为期两天的实践...
杨振宁的首次美国之行及国籍变迁 朱安远一、杨振宁简略生平1922年10月1日,理论物理学巨擘杨振宁(号伯瓌,Chen Ning "F...
杨振宁:“我心中第一位高校是清...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
技能培训分享会|培训赋能成长 技能培训分享会 赋能学子成长 10月14日15时30分至17时,东华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与团委宣传...
把党史糅进课堂 让理论生出温度 王明亮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何宁 开栏语 当2025年粤桂琼赣滇五省(区)高校思政...
清华大学官网,转为黑白配色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
杨振宁逝世:曾在西南联大求学6... 极目新闻记者 郭奕据新华社电,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一生心怀家国,杨振宁:我的身体...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