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10月16日,“青春华章 我们的回答”网络大思政主题活动在江汉大学温情启幕,这既是对时代之问的铿锵回应,更是对青年担当的深情召唤。当代青年当以热血为墨、以行动为笔,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挥洒汗水,让“燃亮每一处所需之地”成为青春最动人的誓言,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时代答卷。
长江奔涌,不分昼夜;青春逐浪,一往无前。从江汉大学校园里浸润初心的思政课堂,到祖国大地满腹热血的科研实践现场,青春与江城的炽热故事正续写着新的篇章。这股从武汉升腾的青春力量,早已冲破地域的界限,在祖国的万水千山间奔涌激荡。
在川藏铁路,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谢全民教授团队以青春智慧攻克地质难题,让天堑变通途;在鄂州花湖机场,青年技术骨干深耕智慧物流系统,助力“空中丝绸之路”高效运转;在黄梅县的小学课堂,教师刘莎妲带着黄梅戏传统艺术走出国门,让乡音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通用语”……这些青春的回答,写在每一片深耕的土地,融入每一道奔流的江河。
青年是未来的弄潮儿,怀揣炽热理想,屹立于时代前沿。青年的模样,便是时代的模样。从华中科大赵兴炜教授在机器人研发前沿接过自主创新的“话筒”,到汉超赛场上江汉青年健儿以4:1的拼搏诠释体育精神,再到“活力中国调研行”中年轻身影深入田野乡村记录时代脉搏,当代青年正以多元实践,书写“弄潮儿向涛头立”的生动注脚。青年们用炽热化为行动,用拼搏定义青春底色,将个人成长扎根祖国大地,与时代同频共振,将每一份努力汇聚成推动时代发展的磅礴动能。
青年之志,藏于国之重器的攻坚时刻,亦融于市井烟火的温暖日常。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打破长江天堑阻隔,成就“一桥飞架南北”的宏伟蓝图。正如“十四五”期间1100多万套保障性住房的拔地而起,青年建设者用一砖一瓦将“居有所安”的承诺刻进城市肌理;江大女足5次夺得女超联赛冠军,她们“不服输”的韧劲、永不言弃的精神,一次次站上至高舞台。再如雪松路美食街的年轻创业者,打造“赏樱品虾”特色套餐,让美食街营业额突破12亿元,点亮城市消费活力,让市井烟火成为城市最动人的文化名片。无论是大国重器还是民主细枝,青年用实践证明,青年的价值既在于为国争光的壮举,更在于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守。
大思政课的核心要义,在于推动青年从心灵触动的“感动者”转变为躬身实践的“行动者”。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青年应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将爱国化为前行之帆、以实干作为奋进之桨,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勇闯“无人区”、攻克技术难关,在基层一线的广阔天地中经风雨、长才干,在服务人民的具体实践里察民情、暖民心、锤炼品格,方能让青春不负时代、温暖四方。
时代呼唤担当,青年不负使命。我们看到江城青年以实验室里的日夜攻关突破技术壁垒,以社区街巷的贴心服务温暖万家灯火,以田野乡间的俯身耕耘厚植民生根基,在每一处“所需之地”书写热血答卷。这是青春对时代的回应,是担当对使命的注解。让我们携手共进,以青春之我燃亮时代发展的每一处星火,让青春热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永恒光芒!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骆帝艳(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常青街道)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