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柳白】
特朗普政府一系列讹诈连遭中方硬刚,不仅坐实了其对华策略的失败,也让民主党人抓住了关键把柄。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参议院民主党人在一份关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的最新报告中称,特朗普正在“输掉这场自己挑起的对华贸易战”,让中国占据了上风。报告援引通胀和就业数据,认为特朗普自4月起实施的全球性关税增强了中国手中的牌,削弱了美国的筹码,导致美国通胀回升、制造业萎缩、农民受压,而中国通过扩大对非美地区的出口,反而实现出口增长。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这份报告由参议院银行、住房与城市事务委员会的民主党议员发布,时间恰逢中美元首会晤前夕。
报告指出,特朗普正在“输掉这场自己挑起的对华贸易战”,令美国在中美元首会晤之际处于“弱势”。报告猛批“特朗普的贸易战给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了巨大成本”,“出卖了美国农民”,并且“增强了中国手中的牌,削弱了美国的筹码”。

10月28日,日本东京,特朗普发表讲话。 IC Photo
报告指出了特朗普在4月份实施全球关税之后的通胀数据和其他经济指标。
报告称:“1月至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通胀率在下降,但自特朗普宣布全面关税以来,通胀率已经回升。”
报告称,“上周,CPI数据显示,9月份通胀率同比增长3%,这是自2024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核心商品通胀率(包括服装、家具、电子产品、电器和汽车等实物产品,但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9月份也同比增长了1.5%。食品杂货价格也呈上涨趋势。
“研究表明,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每年给美国家庭增加了约1500美元的成本,并且不成比例地伤害了中低收入家庭,因为这些家庭将收入的更大比例用于购买必需品。”
除了通胀数据,报告还指出就业数据是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没有取得成果的证据。
“特朗普的策略非但没有像承诺的那样重振制造业,反而导致该行业减少了4.2万个就业岗位,制造业就业人数连续四个月收缩,这是自2020年初以来最长的月度下降趋势。”
报告提到了中国对稀土实施的出口管制,以及自5月以来拒绝购买美国种植的大豆。中国去年购买了价值126亿美元的美国大豆,但今年上半年仅购买了25亿美元,后来基本停止采购。
报告指出:“与此同时,特朗普的关税提高了化肥和设备等农业投入品的成本,从两方面挤压了农民。”
报告还称,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之后,中国反而扩大了出口。
“仅在9月份,中国对非洲的出口增长了56.4%,对东南亚的出口增长了15.6%,对欧盟的出口增长了14%。”
“尽管美国实施了关税,中国的出口仍在继续增长,通过将货物经第三国转运,达到了创纪录的贸易顺差。”
马萨诸塞州参议员、该委员会民主党首席成员伊丽莎白·沃伦在一份声明中说,特朗普正在“将美国的长期繁荣和安全置于危险之中”。
沃伦说:“特朗普现在必须改变他对中国的贸易战路线,停止伤害美国的家庭、农民和企业。”
沃伦和委员会的其他民主党人表示,尽管特朗普自称即将与中方达成协议,但很明显中国占据上风。
这份报告显然引发了白宫方面不悦。
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在回应该报告的一份声明中对CNBC表示:“很难说民主党人是妄想症发作,还是在盼着更多美国人遭殃,加上他们那愚蠢的政府停摆策略。”
中方多次强调,中方反对滥施关税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搞保护主义损害各方利益。
其实早在4月,多家外媒就一眼看出特朗普政府的虚张声势,直指其“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分析指出,中国在这场较量中手握多张王牌,包括日益多样化的出口市场、难以被取代的供应链、对关键战略矿产的掌控等。此外,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发动的贸易战,已促使中国降低了对美国进口产品的依赖程度。
而在美国,贸易战及混乱的政策已导致其国内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下调,金融市场受到重创。失去最大市场的美国农民怨声载道,离不开中国货的“关税难民”涌入中国电商平台。美国民众对特朗普政府的不满情绪迅速升温。
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内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认为,特朗普会输掉对华贸易战。
10月27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在一场讲座上表示,美国如果试图通过竞争、遏制甚至压制中国来阻止中国的发展,这在短期内或许会产生一些影响,但从长期看是无效的。中国已经学会了更加依靠自主创新、扩大国内消费、并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竞争反而促使中国更加自立。与此同时,单纯的竞争也并没有增强美国的竞争力,美国应该更关注国内事务,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