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阿根廷举行国会中期选举(涉及下议院127席和上议院24席的改选),总统哈维尔·米莱所属的自由前进党(La Libertad Avanza)取得压倒性胜利,以全国约41%的得票率领先对手,获得下议院约64席和上议院14席的支持。这一结果不仅巩固了米莱的立法影响力,使其能够有效行使否决权并推动税改、劳工改革等议程,还标志着阿根廷选民对米莱激进的自由主义(libertarian)经济实验的背书。 这一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多重深远意义,特别是对强调政府最少干预、市场自由、财政紧缩和私有化的自由经济学派的重新审视。

下面从经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三个维度阐述其影响,并具体回答各国政府是否会因此更重视自由经济学派。
一、在经济层面证明了“休克疗法”(或称电锯疗法)的可行性,提振了新兴市场信心。米莱上台以来,阿根廷经济从高通胀(就职前月通胀率达12.8%)和巨额赤字中逐步复苏:月通胀率降至2.1%,实现123年来首次财政盈余,并通过大规模去监管推动经济增长。中期选举大胜被视为阿根廷民意对这一“自由主义革命”的确认,立即引发市场强烈反应,阿根廷股市单日上涨近32%,主权债券升值高达23%,曾因地方选举失利而崩至历史低点的阿根廷比索也有反弹;
二、在地缘政治层面强化或鼓舞了美国支持的拉美右翼政府。这次米莱政党获胜,与特朗普的直接支持有关。9月初,米莱党在地方选举中惨败,引发比索一度贬值超10%,外汇储备濒临耗尽,市场担忧阿根廷再度违约。关键时刻,美国财长贝森特9月24日宣布与阿根廷央行签署20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允许阿根廷用比索兑换等额美元,用于补充外汇储备、支撑比索汇率,并避免债务违约。协议于10月9日敲定,美国财政部直接购买数亿美元比索。10月14日,在白宫会晤米莱时特朗普表示若米莱胜选,可额外动员200亿美元私人贷款和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旨在为米莱的税改和劳工改革提供国会支持,特朗普说:“如果他赢了,我们会继续支持;如果他输了,我们就不浪费时间。”而米莱的胜利这势必会强化美阿联盟,对抗拉美“左翼粉红潮”。
三、在意识形态层面,米莱的胜利强化了他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场合的全球影响力,升高了自由经济学派的“全球复兴”叙事。他公开呼吁“全球推动自由主义”,将阿根廷视为“成功典范”。 这是在挑战凯恩斯主义的霸权叙事,证明在高债务时代,受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影响的自由经济学派能通过米莱的“电锯式改革”逆转衰退。
四、这一事件标志着自由经济学派从边缘走向主流,可能促使更多政府重新评估并重视自由经济学派,预计在2026-2028年的全球选举周期中,其影响力将放大,推动更多国家从“国家主义”向“市场自由”转型,但程度因地域和政治语境而异。比如巴西2026年大选和西班牙2027年大选,右翼可能借此推动南美和欧盟内部的财政紧缩改革,而东亚国家(如韩国或菲律宾)在面对通胀压力时,也许将参考米莱的财政盈余策略。当然,左翼主导的国家可能视此为“威胁”,会设法强化福利壁垒,抵制右翼自由派冲击。

总之,米莱政党的中期选举胜利,为他2027年争取连任总统增加了利好,米莱政党的胜选不仅是阿根廷的转折点,更是全球右翼复兴的催化剂,它证明了自由经济学派在危机中的韧性,并可能重塑国际经济秩序。但是,米莱的改革最终能否取得成功,风险还很高,能否一直得到选民的支持,还要接受时间检验,不能过早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