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王懿 实习生 熊诗雅 通讯员 段莹莹 程泽宇)10月31日,记者从襄阳市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新闻发布会获悉,襄阳连续七年位列全国城市50强,目前经营主体总量98万户(其中企业26万户),日益成为投资兴业、安居乐业的一方热土。
发布会现场。李旭辉 摄
推动城市能级提升,铁路和能源是硬支撑。在铁路方面,郑万高铁全线通车运营,襄荆高铁正式通车运营,至此,襄阳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铁,形成了“四纵三横”铁路网。同时,小河港区疏港铁路专用线一期(至宜城火电厂)、襄阳铁路物流基地一期已于2024年建成投运。小河港区疏港铁路专用线二期(至小河港区)、襄阳堂清物流公司铁路专用线今年已开工建设,将有效整合全市铁路资源,加快建设多式联运体系。
在能源方面,“十四五”以来,襄阳紧紧围绕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发电装机总量1261万千瓦,较2020年底增长2.55倍。
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实现新跨越。在电源建设方面,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装机容量达到760.24万千瓦,较2020年底增长3.6倍,占比从32.6%大幅提升至60.3%。湖北能源襄阳宜城火电两台百万千瓦机组全面建成投产;新集水电站实现全容并网发电;宜城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一期、协合襄州风储一体化等新能源项目建成投运;宜城新能源百万千瓦基地二期、华润老河口风电等一批项目建设加快。在电网调节方面,南漳张家坪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开工,新型储能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中节能襄州储能电站等6个电化学储能项目投入运行,装机规模36万千瓦。在煤炭储备方面,宜城小河港煤炭储备基地一期、华电襄阳储煤基地相继建成运营,为迎峰度夏期间能源保供提供了关键保障。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目前,700个乡村充电站已全部上线运营。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建成充电站1609个,充电桩39379个,其中公用桩9365个,已全部接入湖北省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
能源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氢能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华润老河口风电制氢、中电建枣阳光伏制氢项目开工建设。电力系统建设方面,携手国网襄阳供电公司,全力推进鄂北新型电力系统先行区建设,通过灵活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增强区域供需互补,实现了新能源在鄂北地区的就地消纳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