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快语丨537件国宝回家,补全缺席的历史记忆
创始人
2025-11-07 21:42:24
0

图源人民日报微博

湖北日报评论员 张双双

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35批次537件/套流失文物跨越山海重返祖国怀抱。

从西周晚期的丰邢叔簋到战国的长沙子弹库帛书,从圆明园的汉白玉石柱到北朝至隋的彩绘贴金浮雕石床前档,这些承载着中华文明基因的国宝,历经颠沛流离最终归乡。文物归乡不只是器物的回流,更是文化根脉的接续、民族尊严的彰显,是国家复兴路上最动人的文化注脚。

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回归的国宝都藏着中华文明的密码。长沙子弹库战国帛书作为中国最早的帛书,其《五行令》《攻守占》的文字记载,为研究先秦思想与军事文化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实物佐证;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彩陶,涵盖马家窑、半山、马厂三种类型,直观呈现了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艺术审美与生活智慧;西汉带盖铜钫精湛的铸造工艺,见证了古代工匠的巧夺天工与汉代手工业的鼎盛。这些文物历经盗掘、流转的磨难,依然保留着中华文明的印记,它们的回归让我们得以更完整地拼接历史碎片,触摸文明的温度。

回溯历史,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战火纷飞中,无数国宝在劫掠与盗掘中流失海外,成为中华民族难以愈合的伤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我们不再被动失语,而是主动构建起完善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体系,通过法律诉讼厘清权属,借助国际合作搭建桥梁,依托民间捐赠凝聚力量,多措并举让越来越多流失文物有了回家的可能。这种追索不仅是对历史正义的伸张,更是对“文化主权”的捍卫,彰显了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珍视与担当。

每一次文物回归,都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弦。通过文物展览、专题讲座等形式,文物回归的社会共识不断形成。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支持文物追索工作,让一次次文物回归成为民众积极参与的文化活动,彰显着中华儿女守护民族记忆、传承历史文脉的坚定决心。在互联网上,海外留学生用微短剧的形式,采取“文物拟人化”的表达,讲述海外文物漫漫回家路。成千上万的网友留言:“希望家国永安,期待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都能早日回家!”文物的回归不仅是物质实体的归来,更促进文化自觉的提升与文化自信的增强。

国宝回家不是终点,而是文化传承的起点。更加注重回归文物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以专业技术守护文物的物理安全与历史信息,留存好文明的物质载体;也通过创新展览、数字化呈现、跨界传播等方式,让文物走进大众生活,让其中的文化密码、精神内核被感知、被认同,守护好有形的文化遗产,让无形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传承永续。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南大运动会开幕式,有学生称淋雨... 11月7日,有南京大学学生反映,当日上午,南京大学举办田径运动会开幕式,其间下雨,有参加开幕式表演的...
守护“武汉西”:基层民警胡玮的...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白云 通讯员 谢威)在武汉西高速收费站,京港澳高速、沪渝高速、武汉绕城...
台媒:台空军证实一架“勇鹰”高...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徐思琦】据中时新闻网、联合新闻网等台媒11月7日报道,台空军一架“勇鹰”高级教练...
湖南省省长、浙江省省长,一同观... 撰文 | 余晖据《湖南日报》消息,11月6日,湖南省省长毛伟明率湖南省代表团在浙江学习考察。浙江省省...
10岁男孩,被生母继父虐待致死 此前继父被判死刑,生母被判无期徒刑“山西运城10岁男童被虐死案”迎来新进展。11月7日,中国新闻周刊...
春浪音乐节嗨翻汉阳 武汉交警发...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易家帅)春浪音乐节迎来20周年盛典,将于11月8日、9日在武汉INTIME音乐公园...
东湖快语丨537件国宝回家,补... 图源人民日报微博湖北日报评论员 张双双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35批次537件/套流...
重庆大足一菜市场屠宰犬只,多部...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11月6日,多名网友发视频反映,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新菜市场里,有店家收购来历不明犬...
张家界荒野求生挑战赛有人瘦了3...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近日,湖南张家界七星山一场荒野求生挑战赛引发全网关注,选手在极端环境下各尽其能应对...
女主播模仿死刑犯劳荣枝起号,已... 11月7日,一位名叫“劳枝数到三”的主播,模仿2023年被执行死刑的罪犯劳荣枝,引起部分网友反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