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县市长选举将成为赖清德政权与郑丽文路线正面对决的开端。”
针对赖清德施政及民进党派系竞逐,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兼澄正书院主任柳金财接受中评社专访分析,赖清德在7月26日与8月23日两场“大罢免”连挫后,政治声望下滑,党内士气受挫却无重量级政治领袖下台负责,且民进党目前公布的县市长参选人多以“征召制”取代初选,恐招致派系反弹,若又再输将成票房毒药。

▲赖清德
柳金财表示,赖清德担任党主席后连续面临大罢免失利,却仅由民进党前秘书长林右昌代罪下台,重创赖清德威信,赖仅向同温层道歉,缺乏对社会大众的政治交代,对民进党整体信任度造成伤害。以民进党过去惯例,“大选”或罢免失败后领导人多会请辞负责,如蔡英文、马英九都曾卸任党主席,但赖清德仍留任,使外界质疑其责任承担不足。若后续县市长选举再挫败,赖清德恐将由带领者变成包袱,甚至成为民进党的票房毒药。
他指出,赖清德在台中、宜兰、嘉义、新北、台东等县市长提名皆采征召制,包括台中市何欣纯、宜兰县林国漳、嘉义市王美惠、新北市苏巧慧、台东县陈莹,其中林国漳更是赖清德明显属意的人选,与在地民进党宜兰县政治人物相比,知名度并不高。
他分析,征召固然能集中战力、避免分裂,但也使党内初选制度形同虚设,恐削弱民进党长期标榜的民主程序。举例宜兰县有多名民进党人士有意参选,却无初选机会,党内整合压力倍增。
柳金财说,赖清德虽宣称不介入县市长人选,但实际上征召决策仍奉行赖意志。若5个县市选战皆胜,赖的权力可全面集中;若失利,将引发“钟摆效应”反转,党内可能重新检讨赖的主导模式。

▲国民党主席郑丽文
展望2028前的政局,柳金财认为,赖清德的支持度虽在近期略有回升,但长期仍可能面临滑落。若赖持续操作抗中保台意识形态,将削弱民生议题主导权,反而造成反效果。赖若能转向务实民生,仍有稳定支持空间;但若陷入意识形态绑架,将步入蔡英文中期低迷老路。
最后,柳金财提到,国民党主席郑丽文立场鲜明、语言犀利,又出身民进党体系,对绿营派系生态了若指掌,这将使她成为赖清德在政治论述与民意对决上的强劲对手。郑丽文若成功重塑国民党形象、带起反“抗中保台”新战线,2026县市长选举将成为赖清德政权与郑丽文路线正面对决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