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or赋能?中美AI一场关乎1.7亿岗位的暗战
创始人
2025-11-11 12:25:17
0

AI取代人类,正在成为现实?

日前,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宣布高达3万人的裁员计划,在美国科技圈引发了行业巨震。

关于AI是否会导致失业的讨论早已有之,“AI教父”辛顿近年来也持续警示相关风险,但在亚马逊大规模裁员前,主流叙事仍偏乐观——认为AI将取代部分岗位的同时,会创造更多新机会。

中国目前尚未出现明星企业大规模裁员的现象,主流AI企业多处于扩张阶段。而且,国内AI企业在产品开发中,普遍强调人机共存的理念,试图走出与美国不同的发展路径。

中美AI发展模式的差异根源何在?人类该如何更好地应对飞速迭代的AI技术?这类议题已不容再回避。

亚马逊为何大裁员?

10月28日,亚马逊自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被媒体曝光。亚马逊官方给出的裁员人数是1.4万人,但据路透社报道,最终的裁员人数会达到约3万人,占到公司全部35万白领雇员的近十分之一。

在对外口径上,亚马逊试图淡化AI与裁员的关联。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 (Andy Jassy)称,裁员是为了纠正疫情时期发生的过度招聘和官僚主义问题。

这样的说法有一定道理。疫情期间,线上经济的的爆发式增长加速美国电商渗透率,亚马逊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加之美国政府推出了如海啸般的“放水”政策,在账面上改善了企业盈利。这都导致美国互联网科技企业大幅扩张雇员人数。

2019年亚马逊的员工总人数为79.8万,但2021年高峰时已经超过160万,翻了一倍以上,目前也还有155万。

随着疫情过去、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和居家办公的结束,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力成本和结构。

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AI的发展给了亚马逊裁员的底气。今年6月,贾西在一篇给员工的文章中表示,人工智能提高的效率将使公司减少劳动力数量。

更多的美国公司则直接承认了AI与裁员的直接关联。10月,美国线上教育公司Chegg宣布裁减45%人力,给出的理由就是人工智能;9月份,Salesforce也裁减了4000个客服职位,其CEO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承担这些工作。

看待亚马逊裁员的另一个角度是,企业未来将如何重新分配裁员节省的资源。大多数媒体和分析师都认为,亚马逊的行动是“战略性重组”,以便将节省下来的巨额资源重新投入到生成式AI的昂贵竞赛中。

这意味着,这笔资金或许也可以在其它地方创造就业,而英伟达等算力供应商无疑是直接受益者。

更长远来看,亚马逊的35万白领员工,在其全球155万总雇员中只占了较小的比例,另外还有为数众多的仓储、物流等一线蓝领员工。在机器人真的成为现实之前,如果AI技术的应用能够继续提升电商和云服务等业务的业绩,这些蓝领岗位无疑也将成为受益者,不排除亚马逊将继续扩大岗位的可能性。

中国有什么不同?

与美国不同,中国迄今为止尚未有大企业因为AI应用而大规模裁员。

相反,随着互联网巨头逐渐走出此前的收缩周期,很多企业都释放了大规模招聘的消息。例如,今年早些时候,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就公开指出,经历了几轮裁员之后,阿里的员工数量已经触底,接下来阿里将重新开启大规模招聘。

为什么同样是大力发展AI,中美呈现出两条不同的路径?答案首先在于两国价值取向的差异。

其实,审视亚马逊的裁员,有一个重要的视角。过往的企业裁员往往发生在经营业绩下滑之际,但是亚马逊非但没有下滑,反而业绩表现强势。

2025年第三季度,亚马逊给出了远超预期的业绩表现,营收同比增长13%至1802亿美元,净利润为21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

可以说,即使员工人数扩张真的带来了官僚主义问题,这也并没有阻碍公司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这个时候大规模裁员,完全是出于企业自身追求更大利润的主动选择。

很显然,美国大型公司面对资本市场与通胀周期,选择了“利益优先”的价值观,更强调“效率曲线要立刻抬升”。当AI能被用来优化人力时,这就被视为“应有之义”,而无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与美国相反,中国AI企业的发展主旋律,并非单纯追求自身的利润增长,而是聚焦向全社会赋能。

这一方面体现在,中国企业的目光往往能够超越眼下的经济利益,而去衡量更大的社会收益。

例如,“AI国家队”科大讯飞可以算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尽管科大讯飞远不如美国同行那般财大气粗,但是其AI技术路线始终秉持着全栈自主可控的目标,以暂时牺牲短期业绩为代价,坚持投入国产软硬件生态体系的研发。

其次,在产品层面,国内企业在追求大模型技术进步的同时,更注重把AI做成“放大器”和“助理”,让AI工具与千行百业的劳动者协作共存。

就在不久前的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科大讯飞把“更懂你的AI”定义为路线图。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在推动AI以软硬一体形态进课堂、进诊室、进工厂、进会议室,指向的不是“替代谁”,而是“把谁武装到牙齿”。

这种“企业利益优先VS社会价值优先”的差异,也造就了中美之间产品路径的分野,即“精英工具VS普罗赋能”。

在美国,AI巨头企业和行业精英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在AI热潮之下,大型科技企业无论是业绩还是市值都在水涨船高。上个月,英伟达市值已经突破5万亿美元,亚马逊的市值如今也超过2.5万亿美元。在个人收入层面,OpenAI上个月完成的最新一轮融资中,其团队成员已经套现66亿美元;Meta此前则不惜开出1亿美元年薪来招揽人才。

可是在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过程中,无数普通劳动者却成为了被裁员的牺牲品。

而在中国,AI产品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提高普罗大众的劳动技能和收入水平。

在教育领域,讯飞星火大模型把“错因标签体系”与智能批阅、教师助手结合,从“批得快”到“讲得透”,把备授课和因材施教变成小时级闭环;

在医疗领域,讯飞“智医助理”等人机协同试点让基层医生的诊断合理率显著提升、病历书写时间减半,强调的是“把普通医生变强”;

在通用办公与行业研究领域,讯飞等厂商推出“AI员工/行业分析师”,强调开箱即用、可托付,目标用户并非少数超级工程师,而是大量“不会写代码也能用好AI”的职场人。

因此,中美两国正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AI发展愿景:

在美国,“AI替代人”的叙事更容易与股价、利润率对齐;在中国,“AI帮助人”的叙事更容易与社会就业、公共服务与产业升级对齐。前者聚焦“效率的顶端”,后者强调“普惠的底座”。这不是谁更先进的问题,而是制度、市场与文化选择的差异。

什么是负责任的AI企业?

在亚马逊大规模裁员之际,我们再也无法回避一个问题——企业在追求利润之外,究竟该承担多大的社会责任?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预测,技术、经济、人口结构和绿色转型等领域的全球趋势不断变化,预计到2030年将创造1.7亿个工作机会,但同时会淘汰9200万个工作岗位,最终让就业机会净增加7800万个。其中,AI和信息处理技术是影响最大的趋势,会创造1100万个工作机会,并替代900万个工作机会。

尽管宏观数字看起来乐观,但落到每一个个体身上,更重要的是,那些被AI替代掉的劳动者,能否顺利找到并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当AI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时,如何更好地分配财富就成了重要问题。大企业从技术进步中获利的同时,也在客观上淘汰人类员工,那么企业是否也应该承担起对这些失业者的培训义务,帮助他们重塑自己的劳动技能?

事实上,中国AI企业已经给出了很多为劳动者赋能的案例。

中国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制造业大国,在制造业场景中,人类的操作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天然存在着人与AI协作共存的需求。也正因如此,上述报告中把蓝领岗位列为未来增长潜力更大的领域。

基于为制造业劳动者赋能的目标,202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新型工业化。会议强调,要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带动工业数据集、工业大模型的创新迭代。

作为“人工智能+制造”的典型案例,今年9月在合肥举办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科大讯飞就带来了大量工业场景的AI应用产品,包括能检出0.01毫米飞机致命裂缝的AI工业内窥镜,以及拥有132个“超级耳朵”的AI声学成像仪等。

这种AI声学成像仪已经应用在华北某钢铁集团薄板厂,用于煤气负压泄漏点检测。过去,这项工作是靠工人拿肥皂水“涂一涂、等泡泡”的传统方式完成的,在应用AI之后,检测效率由原来5小时缩短到30分钟,效率提升10倍,但后续维修工作仍要由人工完成,并不会直接取代工作岗位。

此外,科大讯飞正让星火大模型“扎根”央国企,赋能各行各业。从油气田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精准定位泄漏点,到钢铁厂的算法模型优化转炉冶炼参数;从银行的智能风控系统毫秒级识别风险,到民航的机务排故助手快速给出维修方案……在诸多大型央国企“人工智能+”行动中,星火大模型都是重要的大模型合作伙伴。

据悉,在央国企市场落地以来,星火大模型已支持20家央国企打造安全可控的行业大模型,开发超过300个智能体应用,已落地应用在油气、冶金、金融、民航等行业。

AI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前途也值得关注。如果AI工具能够帮助下一代人类从小就获得更高质量的教育,掌握与AI协作的劳动技能,无疑也将形成更好的正循环效应。

有意思的是,如今中国企业正在美国的AI教育类应用市场上霸榜,而在国内,科大讯飞等企业也早就在深耕教育场景。截至目前,科大讯飞已为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5万余所学校、1.3亿师生提供智慧教育产品和解决⽅案,以人工智能助力因材施教。

这些实践都在印证着:AI不是替代人的工具,而是赋能人的伙伴。

AI时代竞争的本质是发展理念的较量。中国以“社会价值优先”的AI路径,不仅为全球应对技术变革提供了新范式,更让我们看到:当技术与就业保障、产业升级、公共服务同频共振,当科大讯飞这样的企业持续以AI赋能千行百业,就能让技术红利惠及更多人,最终实现AI与人类的共生共荣。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王者安卓苹果双系统号,畅享无缝... 你知道吗?最近在游戏圈里,有个大新闻可是让不少玩家兴奋不已呢!那就是《王者荣耀》的安卓和苹果双系统号...
游戏开挂系统下载安卓,安卓平台... 你有没有想过,在游戏中轻松通关,是不是感觉像拥有了超能力?没错,现在就有这么一个神奇的东西——游戏开...
天龙白银app投资者亏损资金能... 天龙白银app投资者亏损资金能追回?受害者如何维权?
安卓系统怎么加如图片,图片添加...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安卓手机里怎么加个美美的图片呢?是不是觉得有点小复杂,其实啊,加图片这个事儿,只要...
人民网评:以刚性约束把教师非教...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
AI工具≠谣言孵化器,网警依法... 数字技术编织便利的同时,也暗藏新的危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个别别有用心之人开始利用AI工具...
湖北队一骑绝尘摘双金!包揽男女... 极目新闻记者 胡迪凯摄影记者 邹斌11月11日,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赛艇项目的激烈角逐中,湖北队展现...
“轻微伤”就诊40余次?法院:...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通讯员张亚莉)近日,武汉经开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对“小伤大治”...
家庭教育不能迷失在父母的任性中 (来源:中国妇女网) 转自:中国妇女网 11月11日,云南通报赤裸小孩事件,回应了舆论关切,厘清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