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收官
创始人
2025-11-18 21:22:09
0

5.5G应用还未全面普及,下一代通信技术已悄然而至。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我国已连续4年组织开展6G技术试验,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

视觉中国

6G已经从实验室构想走向产业落地的关键期。那么,与上一代通信技术相比,6G有哪些提升?可见的应用场景是否已经出现?

关键技术储备超300项

每一轮新技术换代初期,“是什么、为什么、有必要吗”的疑问总会随之而来。在通信技术这个与千家万户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叠加5G时代用户体感变化不明显的“Buff”(增益),业内对6G技术实用性的追问与探讨更为深刻。

11月13日至14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举办。在开幕式及主论坛环节,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指出,6G已经从实验室构想走向产业落地的关键期,将作为信息基础设施新基座,通过“通感算智”多要素融合,全面赋能千行百业与大众消费市场,成为“十五五”期间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过,黄宇红强调,6G并非5G的简单演进,需在架构变革、内生融合等方面实现突破性创新,最终形成“5G-A与6G协同发展、互为支撑”的产业增长极。

从我国6G发展的进展来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消息,我国已连续4年组织开展6G技术试验,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另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截至2025年6月,中国6G专利申请量在全球约占40.3%,位居全球第一。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根据IMT-2030推进组规划,中国计划在2025年完成6G愿景需求研究,2030年实现商用部署。

企业布局方面,作为通信设施搭建者,运营商无疑是第一梯队。据黄宇红透露,围绕6G“通感算智融合”的特征,中国移动在“通感一体、通智一体、天地一体”三大方向做了不少探索。其中,通感一体作为6G的核心特征,其应用场景覆盖低空经济、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是构建数字孪生世界的关键能力。

通智一体主要包含两大核心方向:一是“AI for Network”(人工智能赋能网络),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网络性能与优化效率;二是“Network for AI”(网络赋能人工智能),为智能时代提供无处不在的AI接入、泛在算力支撑及智能体互通能力。在天地一体方面,据黄宇红介绍,当前仍处于终端融合、网络分离的阶段,未来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5G-A到6G的“内生一体”演进。

多场景应用落地可期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代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升级都面临千亿元级别的投入。这样的投入是否能带来相应产出,成为运营商及产业界对6G技术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参考前几代通信技术的迭代规律,6G技术想要“大获全胜”,商业闭环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谈及商业化,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AI终端有望成为6G在C端(消费端)收入的新亮点。他进一步指出,从1G模拟终端、2G数字终端、3G智能终端、4G宽带终端到5G互联网终端、6G AI终端,移动终端发展始终与网络能力相互促进。尽管5G终端计算与业务生成能力滞后于网络带宽,导致消费场景中用户难以体会到5G优势,但手机仍是移动互联网核心接入设备与移动经济支柱。

根据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预测数据,2030年智能手机将占移动连接的91%。不过,用户换机意愿不足,换机周期越来越长也是事实。

在邬贺铨看来,AI手机或将成为智能手机的换代产品,尤其是AI手机之后还有功能更强的智能体手机。“以AI手机、智能体手机为核心,多种智能外设协同工作的模式正重新定义人机关系,有望成为AI时代移动通信的主流范式。”邬贺铨还进一步强调,智能外设包括眼镜、耳机、手表、XR(扩展现实)、车机、智能家居、工业模组等。其中AI眼镜可以作为人机接口解放双手,更易在C端渗透,“AI+XR”也有望成为6G重要驱动力。

除了消费端,工业领域也十分重要。在邬贺铨看来,智能体工业模组将成为6G时代关键应用之一。据他介绍,相较5G工业模组,智能体工业模组具备亚毫秒级端到端时延、空天地多制式、隐私保护、智能编排动态调度等显著优势,其类型包括机床智能体、机器人智能体、AGV(自动导引车)智能体、设备监控智能体以及研发智能体、供应链智能体、产线智能体等。

更为关键的是,其在5G工业模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AI推理参数规模可覆盖十亿级(如设备故障诊断)至千亿级(如全厂调度),支持云端训练与边缘推理协同。其中,云端负责全局训练与资源调度,需兼容异构算力池化与跨平台管理,算力可达数千TOPS(每秒万亿次操作)。

此外,航天领域的应用也是业内讨论度较高的方向。据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张世杰介绍,卫星互联网是6G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航天则是推动卫星互联网从构想到现实的关键变量。未来,有卫星互联网加入的6G星地融合网络会有三大系统性变革:“星地融合”带来的用户体验的变化、“通遥融合”带来的应急监测等响应速度的变革、“算传融合”带来的卫星数据处理的变革。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胡锡进:中国通过一周的反制,压... 如何看待中日这场冲突当前的态势,以及评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都很重要。老胡看到的是,中国离“取得胜利”...
罕见,巴菲特出手买AI了? 一直以来,巴菲特的持仓就备受市场关注。 近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布了25年Q3季度的1...
金牌+1!山东选手刘凯获得十五... 今天,全运会男子400米决赛,该项目全国纪录保持者,山东队的刘凯45秒77夺得金牌,河北队的张靖宗4...
以“书香国门・阅美街道”培育地... 首都机场街道紧紧围绕新时代首都发展要求,锚定“第一国门”高质量发展目标,将“书香国门・阅美街道”品牌...
中国之大,日本之小 高市搞事的底气勇气何来?来源:标准地图服务系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
国内首例 国产二代介入机器人完... 中新网深圳11月18日电 (索有为 池枫)国内首例第二代泛血管介入机器人神经介入手术日前在深圳成功实...
民权县 | 庄子文化馆与县委党... 近日,民权县庄子文化馆与县委党校联合开展现场教学活动,通过细致讲解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式,为学员们带...
日本,拿出诚意再来! 18日上午,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在北京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举行磋商。据报道,当...
2026法硕复试真题反馈597... 2026-江西财经大学(累计13年复试真题题库汇编;合计597题)-最新版绝密复试真题 江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