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海军福建舰航母编队在黄海组织海上多科目训练,这是该舰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引发外界关注。此次演训恰逢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发表涉台不当言论、日本防卫装备厅公布电磁炮海上试射情况、日本媒体炒作“击沉福建舰”等话题,中日军力对比及地区安全局势成为关注焦点。
军事专家傅前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指出,日本改造的轻型航母与福建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事实上,中日海军已形成代际差距,一方面日本不敢研制正规航母,另一方面他们没有技术能够制造出弹射型航母。面对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和火箭军的体系化战力,连美国在台海都没有胜算,日本所谓的“底气”毫无现实依据。
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来源:人民海军
日本吹嘘电磁炮
傅前哨:自欺欺人、毫无意义
福建舰刚入列即从南海基地开赴黄海开展演训,具有重要意义。傅前哨指出,这标志着福建舰的设计成熟可靠,尤其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器,经地面充分试验验证,技术先进且适用于各型固定翼舰载机,并在海试中进行大量测试,证明福建舰入列后已成为我军的主力战舰之一。福建舰无论是平台、电磁弹射系统还是舰载机,都已达到可以使用并形成战斗力,才能刚入列就到黄海进行相应演习演训。相比之下,美国“福特”号航母列装多年仍未形成战斗力,其电磁弹射器和拦阻系统故障频发,中美航母发展路线优劣对比十分鲜明。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极端错误言论,干涉中国内政并声称将以武力援台。同时,日本防卫装备厅公布电磁炮海上试射情况,日本媒体炒作“击沉福建舰”等话题。
电磁炮是什么?真的如日本媒体炒作的那样能改变地区局势吗?傅前哨直言“完全不可能”。他介绍,目前全球仅有中、美、日三国开展电磁炮研发,美国历经数十年研究,最终因寿命、制导等技术难题最终下马。日本的试验仅处于初步阶段,距离实战应用尚有漫长路程。
傅前哨解释,电磁炮的核心技术瓶颈在于超高过载环境下的制导和弹药问题。没有制导的电磁炮就是“铁疙瘩”,既打不准又没威力,即使命中目标也只是打个洞,难以对航母等大型舰艇构成实质性威胁。更不用说舰艇上搭载的反舰导弹等也能对电磁炮打击进行有效拦截。
傅前哨同时强调,未来海战和空战都是体系化作战,仅凭一门电磁炮无法取得优势,还需要借助其他各种手段。日本现在吹嘘电磁炮试验成功,无非是自欺欺人,以此壮胆,毫无意义。
日本右翼政府操纵舆论刻意隐瞒军力差距
必须反制遏制军国主义抬头
日本右翼政府为何有恃无恐?傅前哨认为,一方面是他们认为美国会在背后支持他们;另一方面是刻意隐瞒中日军力差距,夸大自身实力,以便对日本国内进行有利于己的舆论操作。
据介绍,日方近年来偷偷摸摸地将“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改造为“轻型航母”,试图提升区域威慑力。“他们认为拥有航母后会有一定的底气,实际上与福建舰相比,他们还有很大差距。”傅前哨坦言,事实上,无论是总排水量、舰艇数量还是军舰质量,中日海军已形成代际差距。一方面日本不敢研制正规航母,另一方面他们没有技术能够制造出弹射型航母。虽然日本海上自卫队驱逐舰在过去比较先进,但是解放军海军发展迅速,技术稳步提高。
随着中国海军大型驱逐舰和护卫舰陆续列装,武器装备井喷式生产,装备数量越来越大,完全可以碾压日本海上自卫队。他还谈到,未来的战争并非单一军种之间的抗衡,而是多军兵种联合作战。“面对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和火箭军的体系化战力,连美国都没有胜算,日本所谓的底气毫无现实依据。”
对于日本首相近期的不当发言和防卫省疑似配合的"秀肌肉"动作,傅前哨认为,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和右翼分子发起的舆论战,目的是欺骗国内民众、掩盖实力差距。事实上,美国已进行过数十次模拟对抗演习,最终都是以美军失败告终。虽然美国和日本自卫队高层清楚不是中国的对手,但是日本右翼分子对这些差距视而不见,刻意低估中国军力,夸大自身实力,与二战时期的舆论操作手法如出一辙,这种危险误导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中国必须继续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做好相应准备,坚决遏制日本军国主义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