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三评“公文抄袭”
创始人
2025-11-24 11:29:28
0

公文抄袭,表面上剽窃的是文字,背后反映的是对执政根基的侵蚀、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对社会风气的毒化,必须坚决刹住这股歪风邪气。日前,人民网推出三评“公文抄袭”指出,公文关乎政府形象和群众信任,绝不可掉以轻心。解决公文抄袭问题,关键在于解决部分干部的作风问题。

人民网三评“公文抄袭”之一:

抄的是文稿,坏的是作风

戴焰军

近期,内蒙古、青海、广西等多省区纷纷集中开展公文抄袭专项整治活动。公文抄袭在各地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政策落地,降低工作效能,令社会各界深恶痛绝。

写作公文是一件严肃的工作。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公文具有特定效力,且严格规范体式,岂容随意抄袭?公文抄袭暴露出来的主要就是作风问题。

“文山会海”是公文抄袭的一大温床。一些地方和单位,各种重复且没必要的公文满天飞,工作沦为各种文件、报告等的往来旅行,“文件落实文件”“汇报显示政绩”成为一些沾染官僚主义作风的领导干部推进工作的主要形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空头文件、重叠雷同公文层出不穷。没有经过细致调查、认真研究怎能写出来真文章,只能相互抄袭。

因循保守的心态和规避风险的心理是公文抄袭的帮凶。一些干部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混日子心态,工作只求能够应付上面各种考核、评比、验收、检查,对群众是否满意、工作是否经得起时间检验毫不在意。于是就在公文上动起了歪脑筋,看看别人都是怎么说的,照葫芦画瓢。这种做法,若遇上走马观花、大而化之的上级,尤其是同样偷懒应付的糊涂官,有时竟真能蒙混过关。这样一来,你抄我,我抄你,公文抄袭之风愈演愈烈。

能力不足和思维惰性为公文抄袭推波助澜。正确书写公文是对干部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但有些从事公文写作的干部,缺乏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训练,又不愿认真学习,不肯深入思考研究公文内容,于是便选择了一条自认为省事的“捷径”——抄袭。这种不思进取、投机取巧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形象和声誉,更影响了整个单位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技术便利和监管缺失为公文抄袭提供了便利。拿公文写作来说,只要输入关键词,加上搜索、复制粘贴,一篇“新”的公文即可迅速“拼凑”而成。于是会看到,有些单位和单位、部门和部门所发的公文基本相同,甚至一字不差,成为社会笑柄。而监管和审核的缺失,更是让这种不良现象肆意泛滥。

公文关乎政府形象和群众信任,绝不可掉以轻心。解决公文抄袭问题,关键在于解决部分干部的作风问题。既要坚决破除文山会海导致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又要严肃纠正工作中的不思进取和懒惰之风,以严肃、认真、负责任的态度,来正确对待公文的写作。

人民网三评“公文抄袭”之二:

剽窃的是文字,透支的是公信

杨佳惠

公文抄袭,表面上剽窃的是文字,背后反映的是对执政根基的侵蚀、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对社会风气的毒化,必须坚决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抄袭而来的公文,内容空洞、千篇一律,充斥着“正确的废话”和“万能模板”,严重脱离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状况。这样的文件层层下发,其结果必然是政策在“空中打转”,无法在基层“落地生根”。

公文抄袭更深层次的危害在于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工作能力的急剧退化。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未用于一线调查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而是耗费在制造一堆毫无价值的“文字垃圾”和应付检查的“台账材料”上。长此以往,文牍主义盛行,机关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悄然流失,独立思考、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的精神在机关内部逐渐萎靡。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环境会形成“逆淘汰”的怪圈:勤恳务实、深入调研者因“效率不高”而吃亏,投机取巧、擅长“文字搬运”者反而得利,这必将严重挫伤实干者的积极性,侵蚀组织健康肌体,最终导致治理体系的反应迟钝和系统性失灵。

公文抄袭也会损害公众利益,疏离党心民心。公文的公信力需通过真实反映情况、科学制定政策和有效解决问题来维护。一旦沦为抄袭或形式主义产物,其权威性必将受损。抄袭拼凑的“实施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法精准对接群众的需求和地方的痛点。例如,将沿海地区的产业规划生搬硬套到内陆地区,或将发达城市的社区治理模式原样照抄于农村牧区,这样的文件指导下,问题如何真正解决?

“悬空”的政策、“打折”的措施,最终买单的都是人民群众。公共服务效率低下、民生项目脱离实际、发展机遇白白错失,公众的切身利益在无形中受损。群众满怀期待,却遭遇“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水土不服”的政策时,其对政府的信任感便会逐渐被消耗。公文抄袭看似发生在办公室,却直接伤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公文抄袭,无形中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极其错误且危险的信号。这种不良示范,会产生“破窗效应”,可能助长学术不端、数据造假、商标侵权等歪风邪气的蔓延。它破坏公平竞争的环境,践踏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

一个崇尚实干、鼓励创新的社会,必须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石之上。而公文抄袭行为腐蚀这一基石,毒化社会风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其流弊深远,不可不察。

人民网三评“公文抄袭”之三:

摒弃“长空假”,力求“短实新”

魏顺庆

整治公文领域乱象,不仅是对文字工作纠偏,更是改文风转作风的具体实践。

作风决定文风,文风体现作风。破除“长空假”,践行“短实新”,是改进文风、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突破口。然而现实中,一些公文篇幅冗长、空话连篇,更有甚者弄虚作假、照搬照抄。这些“流水线”公文和不良文风,极大地消解了政策实效,严重透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整治公文抄袭积弊,破除“长空假”顽疾,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必须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标本兼治、综合施策。

坚守人民立场。广大干部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写作导向,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把公文写作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服务发展的载体。只有真正站在人民的角度,才能写出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公文。

提升专业素养。开展经常性“沉浸式”公文培训,组织干部多到基层一线“接地气”,在调研中锤炼“短实新”本领。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才能让出手的每一份文件都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注重技术赋能。运用AI查重系统建立公文“基因库”,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异常文本,从而让公文抄袭无处遁形。推进“材料减负”,要持续推进精文减会,把基层干部从冗余的公文撰写中解脱出来,真正使公文回归“必要、管用、精准”本质,在根源上压缩公文抄袭空间。

强化制度约束。完善公文质量评估体系,将“短实新”纳入绩效考核,对抄袭造假实行“一票否决”。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让优良文风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基因和行动自觉。谁敢在公文上弄虚作假,就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

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破除“长空假”之弊,践行“短实新”之道,用务实文风书写为民情怀,以优质公文服务高质量发展。

责编|翟巧红 编辑|姜越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日本前首相批评高市错误言论 称... △野田佳彦(资料图) 23日,日本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彦表示,鉴于首相高市早苗...
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公诉...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2025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消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监会纪...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证监会纪检...
人民网三评“公文抄袭” 公文抄袭,表面上剽窃的是文字,背后反映的是对执政根基的侵蚀、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对社会风气的毒化,必须...
河北大学研究生学前教育基础真题... vx 17631251792本人为河北大学研究生,对河北大学考研初试、复试、调剂情况确实比较了解,如...
以笔为枪,投身抗战的王火去世:... 11月23日晚,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火(本名王洪溥)在成都逝世,享年103岁(虚岁)。这把燃...
万里香泉社区宝宝屋“不干预”教...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在这里不用时刻盯着孩子,看着他自主爬、自由玩、和小伙伴主动互...
【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破雾裁云... 编者按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深刻变革的关键期。《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
济南摩托大世界起火,居民称在家... 今天凌晨,有网友在社交网站发布视频称,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的济南摩托大世界内,一商户突然起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