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卫视报道,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G20峰会在南非召开,开幕的第一天就全票通过发表了峰会宣言,这打破了G20的传统惯例,而美国高官缺席峰会并且抵制宣言,也让这届峰会的成功举办有了别样的意义。

Part.1

当地时间11月2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拉开帷幕,这是G20机制自1999年成立以来,首次登陆非洲大陆。

本届峰会的主题是“团结、平等、可持续”,轮值主席国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致辞中强调,当前全球正面临地缘政治动荡、经济增长低迷等多重挑战,G20平台应充分彰显多边主义的价值,推动国际社会凝聚共识应对危机。会场内,各国代表看似谈笑风生、氛围融洽,但外交舞台背后的博弈却暗流涌动。其中最受国际舆论关注的,莫过于中日两国领导人会否在峰会期间互动。
G20峰会召开前,日本媒体曾大肆炒作“中日会晤”话题,期待双方能在约翰内斯堡实现交流,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1月20日的记者会上明确回应:“没有安排,请日方自重。”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峰会也是高市早苗出任首相后首次亮相G20峰会。11月21日,在启程赴南非前,她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发文,提及自己花费数小时挑选出席峰会的着装,直言要选“不会引人发笑”的款式,她还称“若穿着廉价衣物,难免遭人轻视”。高市早苗还表示,为在外交谈判中掌握主动权,自己即便咬牙也要购置品质衣物。此番言论迅速引发舆论争议,有评论指出,一国首相用如此市侩的表述谈论外交场合着装实属不妥,更有网友留言质疑“账号是否被盗”。

对着装百般纠结的高市早苗,最终以一袭黑色连衣裙搭配浅色西装的造型出现在峰会现场。有网友评价,这样的着装并未显现出她所说的“能在外交谈判中占据上风”的气场。更引发各界关注的是,有网友扒出,这身着装与她今年10月底参加东盟峰会期间,在吉隆坡日军慰灵碑前献花参拜时的穿着几乎一致。彼时,她的参拜行为就激怒了马来西亚民众,遭到强烈批评,民众抗议高市早苗在参拜后仅提及“回顾马来西亚的历史”,却对当年日军侵略马来西亚的暴行避而不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
有意为之,意味着无论你抗议与否,这都是一种极为拙劣的行为。她向日本国内的保守势力递交了一份所谓的“投名状”,表明“你们看,我不仅与你们同在,而且敢于去做你们想做却不敢公开表达的事情”,这无疑更加吸引了公众的关注。
Part.2

更匪夷所思的是,当G20峰会首日议程正式启动,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完成嘉宾迎接流程,全体参会者已就座,会议进行之际,高市早苗才迟迟现身。彼时会场内,印度总理莫迪正在发表讲话,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高市早苗面带微笑步入会场,全程未显丝毫不妥。她仅与印尼副总统拉卡握了手,随后便径直入座。
有分析指出,作为国家元首,在G20这样全球性的、高规格的外交场合,迟到长达1小时的行为绝非小事,这既是对主办方南非的不尊重,也是对其他参会国家的失礼,更直接损害了日本的外交公信力。从外交礼仪与国际形象建构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场典型的外交灾难事件。
本次峰会并不是高市早苗作为日本首相第一次参加的重要外交活动,此前她出席活动时,表现出的种种行为多次被外界诟病。

2025年10月27日至29日,特朗普访日期间,这位新任日本首相全程表现得像是特朗普的狂热支持者,在横须贺基地的“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演讲台上,她兴奋地挥手转圈,甚至难掩激动地跳了起来。

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峰会上,高市早苗在与韩国总统李在明合影后,突然转身向韩国国旗鞠了一躬;见到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落座后,她忽视了伊斯兰教法中男女交往界限,拉着自己的椅子缓慢滑向普拉博沃,表情尴尬;她甚至主动上前搂住智利总统博里奇的肩膀。
高市早苗一系列的行为举止被指缺乏对他国首脑与其国家文化的基本尊重。而在本次G20峰会上,高市早苗的言行表现较以往略为内敛,在肢体接触和交流方面都有所调整。
资深媒体人 萨苏:
在本次G20会议上,高市早苗表现得并不活跃,显得相当低调,这可能与她之前关于中国台湾问题的不妥言论有关。尽管她坚持表示不会为此道歉,但显然她正面临巨大的压力。她的言论不仅激起了中国的强烈反应,而且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也遭到了广泛质疑。因此,高市早苗在国内不得不更加谨慎行事,她也意识到在这次会议上可能难以取得显著成果。
作为G20峰会的“新面孔”,高市早苗的“朋友圈”十分局限。在峰会上,除了被镜头捕捉到的她与印尼副总统有所交流,在合影过程中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闲聊几句之外,高市早苗与其他国家领导人交流并不多。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
当前,美欧关系因俄乌冲突及政策分歧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日本极右翼代表高市早苗上台,与特朗普政府互动频繁。欧洲担忧美日右翼势力联手影响自身,故对高市早苗态度谨慎。高市政治倾向与特朗普相近,与欧洲及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难有共同语言。
Part.3

作为G20创始成员国,美国不仅是唯一缺席本次二十国集团南非峰会的国家,更是对会议采取了强硬的抵制立场。
11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他本人及其他美国官员均不会出席在南非举办的G20峰会。同日,他在社交媒体上声称,G20峰会选址南非“完全是一种耻辱”,而就在两天前,特朗普还呼吁将南非逐出G20集团。

美国与南非之间的博弈并非偶然。2025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便屡次聚焦南非所谓“白人农场主遭遇种族迫害”问题。当时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正推动《征用土地法》,旨在通过协商收回符合公共利益的土地,以解决种族主义遗留的土地所有权不平等问题。3月,南非驻美大使遭驱逐;5月,当拉马福萨访美试图修复关系时,特朗普却在白宫会面中突然展示视频与剪报,指责南非存在“针对白人的种族屠杀”,拉马福萨当场予以否认。此后,美南关系持续恶化。

资深媒体人 萨苏:
特朗普政府对拉马福萨态度恶劣,试图通过施压迫使南非新总统上台后改善对美态度。在G20峰会上,双方矛盾尖锐,美国对南非极限施压,企图借此影响南半球金砖国家。拉马福萨则毫不留情,直指美国未参会无权指手画脚,双方矛盾因此公开化。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发言人菲里指出,美方因缺席峰会已丧失“发言”资格。拉马福萨的态度则更为鲜明,他表示,美国认为它不参加G20峰会,会议就无法召开,但实际上峰会仍会推进并作出重要决策,若美方缺席,蒙受损失的将是他们自己,南非绝不会向美方的胁迫低头。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下一届G20轮值主席国,美国本应出席此次关键的交接会议,而拉马福萨透露,由于美方未按外交惯例派遣相应级别代表参会,南非将在峰会闭幕时,会象征性地把下一届G20主席国席位“交给一把空椅子”。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
这实为外交斗争的智慧之举。两位对立总统恰为G20峰会上下届东道主,特朗普外交抵制,拉马福萨以“空椅子”讽刺其不守规矩却仍按礼制留座。美方称派驻南非临时代办参加交接,南非则拒绝总统将主办权交接给临时代办,宁留空椅也不妥协。“空椅子”之说实乃对美国的巧妙反击。

除了美国总统特朗普,G20成员国阿根廷总统米莱同样对南非峰会采取抵制态度。米莱执政以来始终与美国保持着紧密的协同立场,而他宣布缺席的时间点,距离特朗普拒绝参会仅隔数日。这种微妙的时间差与立场契合,也让外界普遍将其解读为对特朗普态度的直接呼应。不过与美国有所不同,米莱虽抵制亲自到场,却委派了外长基尔诺代为参会。
Part.4
一名欧盟外交代表表示,美国这种将自身立场凌驾于多边机制之上的做法,会严重损害G20的权威性,不少发展中国家更是批评美国的行为“违背了多边主义精神”。从特朗普上任后的一系列行为可以看出,他并不在意多边平台,而是喜欢“一对一”或是“私人对话”。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
南非作为金砖、G20及全球南方重要成员,积极推动多边主义;而特朗普两任期内都热衷单边主义,两国外交政策相悖。加之种族意识形态对立,特朗普政府对南非立场始终不友好。此次G20,特朗普更是将双边矛盾引入多边平台。

作为G20的重要成员国之一,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没有参加峰会。9月底,俄媒曾报道称,俄罗斯二十国集团事务协调处表示,普京总统高度重视G20峰会,一定会出席即将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峰会。但此次峰会,不仅没有普京的身影,甚至连过去3年一直代表普京出席G20峰会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没有现身约翰内斯堡。
资深媒体人 萨苏:
普京不参加G20峰会,是因在俄乌战争问题上,G20内诸多国家,尤其是欧洲及欧盟,与俄意见相悖且实施严厉制裁,短期内难取消。

此次峰会召开前夕,特朗普突然抛出的乌克兰“领土换和平”28点方案引发轩然大波,这一方案令乌克兰的欧洲盟友猝不及防,英、法、德等G7成员国领导人只得借本次峰会契机紧急磋商。不过对峰会主办国南非、非洲联盟及其他全球南方国家而言,它们关注的核心则聚焦于全球经济发展议题,涵盖多边贸易体制、债务可持续性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都在积极推动峰会方向朝着经济领域与全球治理议题靠拢。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杨希雨:
全球格局中,正逐渐形成两大阵营:一是“民主西方”,涵盖欧洲部分国家及亚洲的韩国、澳大利亚等;二是“全球南方”,即传统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这两大阵营均汇聚于G20框架内。“民主西方”首要关注俄乌冲突,视其为家门口的危机;而“全球南方”则更聚焦自身生存与发展。两大阵营因经济、政治地位不同,在优先议题上存在显著分歧。
在G20峰会开幕首日,与会各方就会议核心议程达成了广泛共识,并正式通过《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这份宣言包含122条具体内容,核心要义在于强调通过多边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各类挑战,同时呼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助力实现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这是G20峰会有史以来首次在开幕当天便达成并通过的联合宣言。外界普遍认为,这一举措既是多边主义的有力彰显,也是对拒绝参会且明确反对签署联合声明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次集体回应。

尽管遭到美国的抵制,但这次的G20的参会各方包括美国的亲密盟友还是欣然达成了多边一致。全球治理正面临着空前的困境,而这一次让人看到了霸权退场,多边觉醒。
制片人:何冀宁
编导:张萌
编辑: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