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见习记者 董晨旭 通讯员 陈龙
在荆州高新区,一座以冷链物流为引擎的“冷冻王国”正在加速成型。作为江汉平原规模最大的冷链仓储集聚区,这里不仅是推动农产品“跨季流通、远程保鲜”的关键枢纽,更成为荆州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的“核心拼图”。
基建筑底,集群成势
荆州高新区冷链物流片区规划面积约1745亩,目前已汇聚中国供销·荆州智慧冷链产业园、联投增益楚菜等多个冷链项目。其中,多个冷库已投入运营,楚闽、两湖蔬菜市场、两湖干调粮油市场及水果市场等项目也在有序建设中。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区冷库总库容将突破50万吨,形成强大的冷链仓储能力。
以中国供销·荆州智慧冷链产业园为例,其一期低温冷库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仓储容量10万吨,并集成智慧仓储、加工分拣、展销交易、中央厨房等核心功能,目前已吸引27家产业链企业入驻,冷冻仓库使用率超65%。
在2025年小龙虾上市季节,这里吞吐量突破8000吨,年流通额稳定在30亿元以上,先进的冷链技术让农产品实现了“走得远、保鲜度高、卖价好”的目标。
科技赋能,智慧升级
在硬件扩容的同时,高新区积极推动冷链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区内重点园区与链库等专业平台达成战略合作,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慧冷链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仓配资源精准对接与供应链全程优化。
这套“智慧大脑”不仅提升了园区运营效率,更通过冷链供应链全套信息化解决方案,为入驻企业提供了精准的资源对接、运营策划和供应链金融等延伸服务。数字化变革正系统性地降低全产业链运营成本,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链式融合,全程贯通
冷链的价值,在于贯通。荆州高新区精准布局,推动冷链物流与农产品加工、中央厨房、电子商务等环节深度融合,构建起“冷链+加工+展销+配送”的一体化产业生态。
在联投·增益楚菜食品加工产业园,近30家头部商户已然集聚,从抖音销量第一的“卤味甲鱼”,到全国水果巨头鑫荣懋集团,再到公安牛三鲜、松滋鸡等荆州地理标志产品代表企业,产业集聚态势火热。配套建设的“荆州楚菜文化博览馆”和“楚菜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则致力于将深厚的楚菜文化底蕴转化为品牌优势和人才优势。预计未来三至五年,该园区整体年营收规模可突破100亿元。
优势叠加,构筑高地
谈及发展底气,荆州高新区拥有多重无可替代的核心优势:一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作为“荆楚粮仓”,丰富的水产、蔬果资源为冷链产业提供了坚实的货源基础;二是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地处长江中游,具备辐射全国的物流潜能;三是政策与网络的双重加持,项目被纳入国家冷链物流骨干网节点和省级重点项目,同时背靠供销系统遍布全国的渠道网络,为“荆州味道”出省出海搭建了高速路。
如今,在-18℃的冷库里,荆州小龙虾的Q弹口感被完美锁定,各类生鲜产品通过冷链网络走向全国市场。这不仅降低了损耗、提升了价值,更直接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以冷链为笔,绘发展新图。荆州高新区正通过筑牢冷链物流这一关键环节,为荆州构建“23515”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农产品加工产业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的“冷动力”。一个立足江汉平原、辐射全国的农产品流通新枢纽正在这里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