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一起去兴隆湖捞鱼!”“抓到一个螃蟹足足4两重”……近日,不少网友在各个社交平台上陆续分享在成都兴隆湖抓大闸蟹、钓鱼的经历,相关讨论也引起热议。

▲网页截图
兴隆湖到底能不能钓鱼、抓蟹?11月27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获悉,根据《成都市兴隆湖区域生态保护条例》,兴隆湖区域严禁捕抓水生动植物,即兴隆湖区域禁止垂钓、抓蟹。
官方回应:
禁止钓鱼抓蟹和放生
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表示在兴隆湖抓螃蟹,有网友则反映兴隆湖及周边存在钓鱼现象,一些网友还晒出了到兴隆湖放生鱼类、乌龟等动物的视频。

▲一男子在兴隆湖边违规垂钓
对此,四川天府新区农业农村局、成都天投集团均给出明确回复:根据《成都市兴隆湖区域生态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实施“垂钓、捕鸟”“擅自捕鱼、采摘水生植物”以及“其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此外,根据《成都市公园条例》,还对“在禁止区域内游泳、钓鱼、踢球、滑冰等”“擅自捕捉动物或捕捞水生动植物”“恐吓、伤害动物或在非投喂区投喂动物”等行为进一步明确处罚细则,包括“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等。

▲兴隆湖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记者了解到,市民在兴隆湖的放生行为,对其生态环境也“极具破坏性”。四川天府新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兴隆湖已成为一个通过稳定生态系统保护水质和生态多样性的湖泊。为保护湖底“水下森林”,兴隆湖投放的鱼多为鲢鱼、鳜鱼等以滤食性和肉食性为主的鱼类,既可以控制湖中的浮游动物,也能驱赶从上游进入湖中的食草性鱼类。“若大量放生食草性鱼类及动物,势必破坏湖底水生植物生长环境。”
织密防护网
生态平衡不容破坏
针对网上组团捞鱼抓蟹等行为,不少市民也表示:“这种行为严重破坏兴隆湖生态环境,强烈要求加强管理工作。”

▲兴隆湖水草
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兴隆湖公园管护单位已安排50余人24小时不间断巡查劝导,每周劝导游钓人员300人次以上,并在重点点位设置阻钓网、AI自动识别和喊话摄像头、夜间爆闪灯、曝光栏等。
记者注意到,目前,在兴隆湖违规钓鱼问题突出区域,相关部门已增设水生态保护浮球绳,可有效制止违规钓鱼情况的发生。此外,现场设立的监控摄像头、扩音器等监控、宣讲设备,也在常态化播音宣讲。
兴隆湖的生态之美,源于多年的精心呵护。2020年,兴隆湖启动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精心打造约210万平方米“水下森林”,同步构建完整水下食物网链——鱼类群落,让兴隆湖形成“水下森林+功能性鱼类”的生态体系,任何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

▲兴隆湖“水下森林”
违规垂钓、捕捞不仅会直接减少功能性水生动物数量,破坏食物网平衡,随意放生更可能引发系列连锁反应。为守护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维持湖区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兴隆湖禁钓禁捕管理势在必行。
红星新闻记者 陈学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