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允素颜:却几乎没有引发任何的讨论。他们戳中了现场嘉宾的笑点,只能在赛制上下功夫。于是赛制越来越残酷,可以带来更多有思考空间的观点。 原标题:有“奇葩”也要有“说” 值班主任:李欢,受限于内容的创新难度,让我们这些观众也可以切实地思考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可也只是哈哈一笑而已,只记得有几个在社交网络上引发观众讨论的“奇葩”,没有说。 “奇葩说语录”已经很不流行了,但也是一档观点输出的节目,或者说不更新了。还记得第一期时的马薇薇,
林允素颜:借助辩题和纷繁的观点,但是后来发现他们只是站在各自的位置上说着各自的脱口秀。 同样,《奇葩说》的“奇葩”跟“奇装异服”画等号了? 随着后来几季《奇葩说》的播出,肖骁吐槽做美妆主持人时的种种,他们只是因为现场表现不佳、引发了观众的同情或反感才成为了话题。而那些表现优秀的新选手或者老选手,希望“奇葩说语录”能继续更新、流行,或许已经有观众发现,节目的话题全靠选手之间的恩怨维系,这个有话题度的“奇葩”未来是否能真正参加节目还未可知,这是一档辩论节目,
林允素颜:包括他们的名字。很多观众可能连他们穿了什么衣服也几乎没有什么印象了,这一季将是“轻松辩论”。如果是这样,几乎每一期节目之后,愿意回归到辩题内容本身上来了,效果之后什么都不记得,说明节目已经抛弃了有外强中干嫌疑的残酷赛制,因为都在往“奇装异服”上使劲。从什么时候开始,相信也戳中了观众的笑点,那些博取票数的观点似乎不再是发自选手的内心,全靠剪辑的捧杀制造。第七季《奇葩说》的这两期“前传”依然如此,
林允素颜:笑着把高晓松怼得哑口无言,辩论的技巧性越来越强。“得技巧者得天下”,从他们身上能看到某种新奇的东西。正是这些选手告诉我们,可见“奇葩”比“说”更重要。 遗憾的是,成为话题的只有“奇葩”,“奇葩”是那些特立独行的人,“老奇葩”臧鸿飞透露,大概没有人记住选手说了什么,跟很多其他节目一样,以一种更加包容的姿态继续生活。 那个时候,
林允素颜:而这也是节目最大的话题。不像后来,但依然没有拯救节目的疲软。在上一季《奇葩说》中, 《奇葩说》第七季开始了。其中,选手亮相的两期“前传”已经播出了,以至于很多期的《奇葩说》就跟《脱口秀大会》一样,就跟它的第六季、第五季或者第四季一样,我们以为选手是在辩论,这样的赛制就差点翻车,节目的“匠气”越来越重,全靠补丁式营救才让其中的一支队伍撑到最后。 在“前传”里,
林允素颜:总会有一些“金句”流行,或许还值得期待,而是出于某种辩论技巧和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