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老梁跑,作文写得好。
作文写得好,语文差不了。
首科心有底,成绩没人比。
作文听老梁,高考一定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幅图是一位物理老师赠予即将毕业的高三学子的临别漫画。在物理学上,“位移”表示物体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最短距离,而“路程”是指物体移动轨迹的实际长度。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启示?请结合图文材料,写作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这是一则漫画作文题。
漫画中“位移”与“路程”的物理概念,实则是对人生成长与目标追求的精妙隐喻。“位移”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最短距离,象征人们对高效达成目标的理想追求,体现出对结果的重视与对成功的渴望;而“路程”所代表的物体移动轨迹实际长度,对应着人们在逐梦路上的真实经历,涵盖了挫折与困难、探索与尝试、积累与沉淀等丰富过程。
二者的关系并非非此即彼的对立。一方面,“位移”为人生提供方向指引,若无明确目标,“路程”将陷入盲目;另一方面,“路程”是实现“位移”的必经之路,缺少过程中的磨砺与积累,目标终将成为空中楼阁。材料通过这两个物理概念,启示我们辩证看待人生中的目标与过程,既要仰望星空锚定方向,也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与价值。
写作时可以采用总分总式。开篇点明“位移”与“路程”的象征意义,引出中心论点;中间分论点分别阐述目标(位移)的重要性、过程(路程)的价值,以及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结尾总结升华,强调平衡目标与过程对人生的意义。
也可以采用递进式。从阐述“位移”与“路程”的概念入手,分析只追求“位移”或只重视“路程”的片面性,进而论述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层层递进深化主题。
举例论证,列举名人案例,如屠呦呦历经无数实验(路程)最终提取青蒿素(位移),体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也可举运动员长期训练(路程)只为在赛场上夺冠(位移)的例子。对比论证,将只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急功近利者,与享受过程、稳步前行的人进行对比,突出过程与目标并重的重要性。比喻论证,把人生比作一场旅行,“位移”是目的地,“路程”是沿途风景,说明既要抵达目的地,也要欣赏路上风景。
【立意】
1.重目标,亦重奋斗过程。
2.过程精彩,方得理想之果。
3.目标为向,过程为径。
【范文】
以目标为帆,以过程为桨
漫画中“位移”与“路程”的物理概念,恰似人生旅途的生动隐喻。“位移”代表着人们对目标的追求,是指引前行的灯塔;“路程”则象征着逐梦路上的真实经历,是成长的基石。人生路上,我们既要以目标为帆,锚定方向,也要以过程为桨,稳步前行,如此方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抵达理想的彼岸,收获生命的丰盈。
目标,是人生航程中高悬的灯塔,为我们指引方向。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失去航向的船只,只能随波逐流。唐代诗人杜甫,自幼便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志向。他一生辗转漂泊,历经安史之乱的动荡,饱受生活的磨难,但始终未曾忘却自己的抱负。他用诗歌记录时代的沧桑,抒发对百姓疾苦的悲悯,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最终成为“诗圣”,其作品也被誉为“诗史”。正是明确的目标,让杜甫在困境中坚守,在创作中不断升华。在现代,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目标的引领。从“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到载人航天工程稳步推进,再到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项目的实施,中国航天人始终以探索宇宙、实现航天强国梦为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突破技术难题,让中国航天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清晰的目标,赋予人们前行的动力与勇气,让人生之路不再迷茫。
然而,仅有目标而忽视过程,一切终将沦为空想。过程,是实现目标的必经之路,是积累经验、磨砺意志、实现自我成长的宝贵财富。“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为了建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带领团队跋涉西南深山12年,踏遍上百个窝凼。从反射面单元制造到馈源舱系统研发,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攻克技术难关。20余年的漫长岁月里,南仁东几乎将全部心血倾注其中,最终在2016年,“中国天眼”FAST正式落成启用。这一过程不仅是科技的探索,更是信念的坚守。人生亦是如此,只有在逐梦的过程中,勇敢面对挫折,不断积累经验,才能真正实现目标,收获成长的喜悦。
目标与过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目标为过程提供方向,让每一步前行都更有意义;过程是实现目标的支撑,让目标的达成更加坚实可靠。只有将目标与过程有机结合,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以目标为帆,以过程为桨,方能在人生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愿我们都能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用心感受过程中的每一次成长与蜕变,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让生命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
下一篇:湖北专升本考生容易有哪些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