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尿病人来说,主食就像一把“双刃剑”,吃多了血糖飙升,吃少了又饿得慌,怎么吃主食大有学问,不然就可能走进主食误区,给控制血糖增加难度。
张先生查出的糖尿病后,就把主食换成了粗粮,认为粗粮含糖少,可以放开吃,多吃点既能控制血糖还能吃饱耐饥饿。
生活中与张先生一样吃粗粮的糖友并不少见,但事实的真相是:粗粮和细粮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含糖量相差并不大,比如100克大米含有大约77克碳水化合物,而燕麦片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大约有66克,二者最终转化成的血糖相差其实很小。
要知道,粗粮在控制血糖中的优势在于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它能在胃肠中延缓葡萄糖吸收速度,避免餐后血糖骤升骤降,简单地说就是,吃粗粮后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比吃了细粮要低得多,从而避免了餐前血糖与餐后血糖出现大幅波动。
因此,糖尿病人无论是吃粗糖还是细粮,都要控制量而不可贪多。基本原则是:全天主食总量控制在4-6两,大约200-300克,早中晚按1:2:2分配;粗粮占主食的1/3即可,比如糙米、燕麦、全麦面等等。
现在你知道怎么吃粗粮了吧?日常饮食中,与粗粮有类似作用的食物还有很多,也可以当作主食来吃,同样需要掌握一些原则和技巧,比如:
红薯、土豆、山药等薯类看似是菜,实则是“隐形主食”,但它们相较于米面有两大优势:一是碳水化合物含量只有米面的一半,膳食纤维却是米面的2-3倍,饱腹感更强;可以按照两份薯类食物替换一份米面的比例来替换主食。
此外,在做米饭时加入黄豆、红豆、鹰嘴豆等杂豆,或者用豆浆代替水,可以充分发挥豆类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少,优质蛋白含量多的作用,既能减慢消化吸收速度,增加饱腹感耐饥饿,又能补充优质蛋白,避免机体肌肉流失,提高可体免疫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之,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关键是控制总量以及延缓消化吸收速度,把握住了这样的原则,糖尿病人没有什么不能吃的,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享用美食。
你明白了吗?点个赞转发给更多糖友吧,关注天天听健康,方便每天学防病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