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声乐、器乐、模特、书画、朗诵、曲艺、小品等艺术形式多样,这是为期三天的西安市长安老年大学2025年校园文化艺术节的精彩内容,精彩的视听盛宴,展现出了老年朋友们的独特风采,传递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生活态度。
从6月28日开始至30日,长安老年大学2025年校园文化艺术节在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实验初级中学礼堂举行,连续三天的演出,礼堂里掌声阵阵,几乎每个节目都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校园艺术节的举办,目的是为了检验教学成果,展现银龄风采,营造积极向上、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推动老年大学的教学改革与深化发展。而为了筹备此次校园艺术节,从今年5月份开始就组织排练和节目选拔,学员们精心准备,都以最大的热情把精彩的节目展示在舞台上。
为期3天的演出每天上午9时准时开演,每场持续2个半小时左右,每场演出节目都是20个,涵盖舞蹈、声乐、器乐、模特、书画、朗诵、曲艺、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每一个节目、每一幅作品都是师生们心血的结晶,饱含着大家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舞台上,银发舞者翩然起舞,优美的舞姿尽展豪情,身姿优雅精致优美。歌者们苍劲却深情的嗓音经典颂唱,这些画面冲破了人们对“老年人”刻板传统的印象。艺术成为跨越年龄的桥梁,学员们用老有所学证明:生命的精彩从不因岁月褪色,反而因沉淀愈发醇香。
戏曲、民族乐器、传统服饰……老年学员以“传承者”的身份,将传统技艺搬上舞台。让年轻人惊叹:原来叔叔阿姨才是“非遗传承的主流”。
长安老年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举办,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次具体实践,旨在为全校师生搭建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广阔平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艺术创作热情,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同时,向社会展示老年大学教学成果与精神风貌,让更多人关注老年教育,关心老年群体。他们用行动诠释“积极老龄化”,学习新技能、参与社会文化、传递正能量,重新定义了晚年生活的可能性。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付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