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来,校长在每次教师会议上都要反复强调一件事,严禁老师们参加“升学宴”“谢师宴”,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坐在台下的老师们木然而坐。
“升学宴”、“谢师宴”,多熟悉的字眼啊!确实有过,也确实火过,不过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早已成了过去式。
记得十多年前,每逢高考成绩及录取出炉后一直到开学之际,各个酒店就开始火爆起来,家长们争先恐后地举办“升学宴”“谢师宴”。有的家庭的“升学宴”“谢师宴”办得较为简单,订几桌饭,来几十个亲戚朋友,当然,孩子的老师也在被邀请之列。
有的家庭,“升学宴”“谢师宴”就办得热闹多了。酒店外搭起高高的拱门,拉起长长的横幅,请来乐团,几十桌酒席,几百名客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实在是热闹极了。
其实“升学宴”“谢师宴”所谓的“谢师”,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借口,是噱头。真心感谢老师的话,用得着大摆宴席大宴宾客吗?架着“谢师”的名,做着自己的事。
说白了,“升学宴”“谢师宴”只不过是主家的面子工程。“升学宴”“谢师宴”办的场面越大,越能证明主家名望越大,实力越强,交往越广,朋友越多。事后街头巷尾就议论开了,谁谁家孩子的“谢师宴”来了多少人,谁谁都来了,场面有多大,事情办得要多风光就有多风光。
还有,举办“升学宴”“谢师宴”的人家,还有一个不愿说的原因——回收礼金。前年你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我随礼2000块;去年,他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我随礼2000块。几年来我撒出去的钱也不算少了,我家孩子考上大学了,我不举办“升学宴”“谢师宴”的话,我不是亏大了么?
也有的人家可能并不想举办“升学宴”“谢师宴”,但是大家都在举办“升学宴”“谢师宴”,你能视而不见么?你能淡然处之么?你不随波逐流的话,就不怕会被人家笑话么?就不怕会被人瞧不起么?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你家能办“升学宴”,我家就能办“谢师宴”。
“升学宴”“谢师宴”之所以能火起来,相关的商家也是功不可没,因为有钱可赚,有的商家便大加炒作,火上浇油,使得“升学宴”“谢师宴”这把火越烧越旺了。
那几年,“升学宴”“谢师宴”很是风光了一阵,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过很多地方很快就认识到了“升学宴”“谢师宴”的危害性,开始禁止举办“升学宴”“谢师宴”了。很快的,“升学宴”“谢师宴”就销声匿迹了。近年来本人所在地再也没有见过有谁举办“升学宴”“谢师宴”了。
过去所谓的“谢师宴”,“谢师”只是一个噱头,说是“谢师”,是有点高看老师了。现在没人举办“升学宴”“谢师宴”了,没人“谢师”了,禁止老师参加“升学宴”“谢师宴”,也是有点高看老师了。以本人为例,乡镇初中学校教师一枚,教过若干届初三毕业班,近十多年来,从来没见过有哪个家长举办过“升学宴”“谢师宴”,十多年来我本人也从来没有参加过一次所谓的“升学宴”“谢师宴”啊。
即便是现在有人举办“升学宴”“谢师宴”,还会有老师去参加吗?老师就真的稀罕那一顿饭局吗?老师们真的把别人吃喝惯了吗?这是不是又有一点小看老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