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阅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骆驼祥子》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在数字化背景下,学生面临着诸多阅读环境和方式,如何有效开展《骆驼祥子》的整本书阅读,成为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数字化环境下学生阅读《骆驼祥子》的现状与问题
(一)易受碎片化信息干扰
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学生在阅读《骆驼祥子》时,容易被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的短视频、社交媒体消息等内容分散注意力。这些碎片化信息往往以快速、简短的形式呈现,与整本书阅读需要的深度、连贯性需求形成矛盾,导致学生难以集中精力深入阅读《骆驼祥子》,无法完整地把握作品的情节发展、人物命运和主题思想。
(二)缺乏深度阅读
部分学生在阅读《骆驼祥子》时,只是简单地浏览故事梗概,满足于对情节的粗略了解,而没有深入探究作品的内涵。他们习惯于在数字化平台上获取快速的阅读快感,对于书中的人物心理描写、社会背景分析、语言艺术特色等缺乏深入思考。例如,对于祥子的性格变化,只是知道他从勤劳善良变得麻木潦倒,但无法理解这种变化背后的社会根源和心理因素,无法体会老舍先生通过这一人物形象所传达的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旧社会制度的批判。
(三)阅读资源选择不当
虽然数字化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但学生在选择《骆驼祥子》相关阅读资源时往往缺乏辨别能力。一些网络上的解读文章可能存在错误的解读或者片面的观点,误导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且,部分电子书版本的排版质量差、注释不准确,也会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效果。
二、数字化背景下《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
1.利用数字化平台展示老北京风情
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是《骆驼祥子》的重要背景之一。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如多媒体课件、在线视频资源等,展示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人力车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作品的时代背景。例如,播放一些关于老北京人力车夫生活纪录片的片段,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对祥子的生活环境有更真切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对作品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2.讲述与作品相关的故事
教师可以讲述一些与《骆驼祥子》相关的故事,如老舍先生的创作背景故事、与作品中人物原型相关的轶事等。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拉近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这部作品背后的人文情怀和历史价值,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二)提供阅读资源
1.推荐优质电子书版本
教师要为学生推荐权威、优质的《骆驼祥子》电子书版本。例如,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等正规出版社的电子书版本,这些版本在文字校对、注释准确性等方面更有保障。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电子书的便捷功能,如快速查找生字词、标记重点段落、添加批注等,提高阅读效率。
2.丰富阅读资源形式
除了电子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与《骆驼祥子》相关的有声读物。有声读物可以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尤其是老舍先生独特的语言风格,如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此外,还可以推荐一些关于《骆驼祥子》的学术研究文章、文学评论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
(三)引导阅读方法
1.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情节与人物关系
《骆驼祥子》中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故事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例如,以祥子为中心,将与他相关的人物如虎妞、小福子、刘四爷等作为分支,标注出他们与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故事中的作用。同时,按照小说的三部分(奋斗、挣扎、绝望)梳理情节脉络,通过思维导图清晰地呈现祥子命运的起伏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整体结构。
2.利用在线讨论平台开展深度阅读
教师可以建立专门的《骆驼祥子》在线讨论平台,如班级微信群、QQ群或者学习通等平台的讨论区。在平台上发布一些有深度的讨论话题,如“祥子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虎妞在祥子命运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等。学生可以在课后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和内涵。
(四)组织阅读活动
1.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读书分享会
定期组织《骆驼祥子》读书分享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线上,学生可以通过录制视频、撰写读书心得等方式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在线下,组织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在分享会上,学生可以交流自己对作品中人物、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还可以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运用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教师在分享会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2.举办与《骆驼祥子》相关的创意活动
例如,举办“我眼中的祥子”绘画比赛,让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自己心目中的祥子形象;或者举办“《骆驼祥子》故事新编”活动,让学生在保留原著主要人物和主题的基础上,对故事进行改编和创新。这些创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五)评价阅读效果
1.多元主体评价
在评价《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效果时,要采用多元主体评价方式。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学生可以通过撰写阅读反思报告,对自己的阅读过程、阅读收获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和反思;在同伴评价中,学生可以相互阅读对方的读书心得、思维导图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多元主体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2.多维度评价
评价维度不能仅仅局限于阅读结果,还要关注阅读过程。从阅读兴趣的保持、阅读方法的运用、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作品的理解深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例如,观察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是否能够运用思维导图等方法梳理阅读内容、是否能够与同学进行有效的阅读交流等。通过多维度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为后续的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三、结论
在数字化背景下,开展《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和工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引导正确的阅读方法,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并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数字化环境下阅读的困难,提高对《骆驼祥子》的阅读质量,培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数字化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语文教学的要求。
(作者单位: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滨湖教育集团华山路校区。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规划课题《数字化背景下整本书混合式阅读区域推进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项目编号:JK23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