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高山草甸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通常出现在自然地理的垂直地带性、山地自然带、植被带分布以及区域地理(如青藏高原、天山、阿尔卑斯山等)的考察中。理解其特点、分布、成因及意义是关键。
一、定义与基本特征
1.定义:高山草甸带是指分布于高山林线以上、雪线以下,由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构成的植被带。
2.植被特点
(1)以低矮、密丛、垫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如蒿草、苔草、龙胆、报春花等)。
(2)植物具有抗寒、抗旱、抗强风、耐贫瘠的特性(如植株矮小、根系发达、叶片小、生长期短)。
(3)结构简单,层次不明显。
(4)夏季(或暖季)草色葱绿,鲜花盛开(“五花草甸”),是重要的牧场;冬季(或冷季)地表枯黄。
3.景观特点:视野开阔,地表起伏相对平缓(常形成高山夷平面或U型谷底部),土壤发育程度较低(主要是高山草甸土,有机质积累较多但分解慢)。
二、分布位置(关键)
1.垂直分布:位于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紧邻高山灌丛带或高山寒漠带之上(下方),高山冰雪带之下(上方)
(1)下限:通常是高山林线(或树线)。林线以上,由于温度过低、风力过大、生长期过短等原因,乔木无法生长。
(2)上限:永久积雪带(雪线)的下缘。雪线以上,温度过低且常年积雪覆盖,高等植物无法生存。
2.水平分布: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大山系(如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等)和高纬度的高原山地(如青藏高原腹地、北极苔原边缘山地)。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赤道附近最高,极地附近可降至海平面附近)。
三、形成原因(核心考点)
1.低温:高海拔导致气温低(随高度递减率约为0.6°C/100米),无霜期短,生长期短,限制了乔木生长,只有耐寒草本能适应。
2.强风:高海拔地区风力强劲且频繁,不利于高大乔木生长和扎根,低矮的草本和垫状植物抗风能力强。
3.水分条件
(1)降水形式:高海拔地区降水常以固态(雪、冰雹) 为主。
(2)水分来源:暖季(夏季)冰雪融水是重要的水分补给来源,保证了草甸在短促生长季的水分需求。土壤季节性冻融也影响水分状况。
(3)蒸发:风力大、日照强导致蒸发相对旺盛。
4.土壤:发育高山草甸土。特点:土层较薄,有机质含量较高(低温分解慢,积累多),土壤湿度较大(融水补给),常有冻土层。
5.地形:多分布于相对平缓的山坡、台地、宽谷底部等地形部位,利于水分汇集和土壤发育。
四、在垂直地带性中的意义
1.重要指示带:高山草甸带是山地垂直带谱中非常典型且重要的一个带,清晰地反映了水热条件随海拔变化的规律(特别是温度限制)。
2.带谱结构:其分布高度和宽度是分析山地基带气候类型、山体高度、纬度位置、坡向(阴阳坡)等因素的重要依据。
例如:同纬度地区,山体越高大,垂直带谱越完整,高山草甸带越发育;同一山体,阴坡(北半球北坡)的林线和草甸带下限通常低于阳坡(南坡)。
3.与邻近带的关系:理解它与下方森林带(亚高山针叶林/灌丛带)、上方冰雪带/寒漠带的过渡关系是分析垂直分异规律的关键。
五、生态意义与经济价值
1.生态屏障: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有重要作用(拦截融雪水,减缓地表径流)。
2.生物多样性:是许多特有高山动植物(如藏羚羊、牦牛、雪莲、绿绒蒿等)的栖息地。
3.脆弱性: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破坏(过度放牧、旅游踩踏、采矿、气候变化等),恢复极其困难,容易导致草场退化、沙化、水土流失。
4.经济价值
(1)夏季牧场:是重要的季节性牧场(夏季牧场),为畜牧业(如牦牛、绵羊)提供优质牧草。
(2)旅游资源:独特的高山草甸风光(夏季花海)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六、高考常见考查方式
1. 读图分析:给出某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图,要求:
(2)分析其上下限(林线、雪线)的大致海拔。
(3) 比较不同坡向(阴阳坡)带谱差异(林线、草甸带下限高度)。
(4)推断该山地的基带气候类型或大致纬度位置。
2. 成因分析:直接提问高山草甸带的形成原因(强调温度、风力、水分)。
3. 区域地理结合:在分析青藏高原、天山、横断山区等区域时,描述其高山草甸带的分布特点、作用(水源涵养、牧场)及面临的问题(退化、保护)。
4. 辨析概念
(1)区分“高山草甸带”和“高山苔原带”(后者更寒冷,以苔藓、地衣、小灌木为主,常见于高纬或极高海拔)。
(2)区分“高山草甸”和“草原”(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干旱区平地,受水分限制为主;高山草甸受温度限制为主,分布在高山特定海拔)。
5. 环境问题:分析高山草甸退化(如鼠害、过牧、旅游)的原因、危害及保护措施。
七、备考建议
1.结合地图:牢记中国和世界主要高大山系(尤其是青藏高原周边、天山、阿尔卑斯山)的垂直带谱图,特别是高山草甸带的位置。
2.理解原理:深刻理解垂直地带性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纬度、海拔、坡向、水分条件)。
3.掌握关键词:“林线以上,雪线以下”、“耐寒草本”、“夏季牧场”、“生态脆弱”、“水源涵养”。
4.关注案例:了解青藏高原(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草甸区)、天山等典型案例。
5.联系实际:思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导致雪线上升、林线上移)对高山草甸带的影响。
高山草甸带是高考地理中体现山地垂直分异规律的典型代表,其核心在于理解低温、强风、特殊水分条件如何塑造了这一独特的植被带,并掌握其在垂直带谱中的位置、作用及脆弱性。结合地图和具体区域进行复习,效果更佳。
上一篇:芳华同绽处 锦旗映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