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湖南专升本的报考人数逐年攀升,脱贫计划的存在让不少同学心里打鼓。
普通考生担心名额被 “分流”,脱贫考生纠结自己到底能享多少政策红利。
其实这背后藏着一套清晰的规则,今天这篇文章从资格认定到名额占用,一次讲透。
01、什么是脱贫计划?
脱贫计划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内,安排适量招生计划招收脱贫家庭的学生。
2021年2月25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因此,在2022年的湖南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中,此项计划的表述修改为:
脱贫家庭(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下同)毕业生计划。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渡期内,各本科高校单列适量招生计划,专项用于招收脱贫家庭高职(专科)毕业生。
02、如何认定脱贫毕业生
要享受专项政策,身份认定是第一步。2026年的审核流程更为严谨:
证明材料:必须提供县级乡村振兴部门出具的原建档立卡身份证明(2025年前曾使用扶贫手册内页,现已更新为专门证明文件)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勾选“脱贫家庭毕业生”选项,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版。
审核流程:高职(专科)学校初审(省内、省外生源分开统计)→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高职院校复核确认。
审核结果公示:省教育厅统一公示省内生源审核通过名单,高校公示省外生源审核通过名单。
03、脱贫家庭考生如何录取?
根据2025年湖南专升本政策,适当提高脱家庭毕业生的录取率,但原则上不高于本专业常规录取率10个百分点的比例(均以实际参考人数为基数)。
吉首大学
专项计划的核心运行逻辑是 “双轨并行,动态追加”:
第一阶段:统一排序录取
所有考生(含脱贫家庭考生)按总成绩统一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第二阶段:比例核查与计划追加
录取完成后,核查该专业脱贫家庭考生录取率是否达到标准(常规录取率基础上增加不超过10个百分点,以该专业脱贫家庭毕业生实际参考人数为基数进行计算))。若未达标,通过追加并单列部分计划录取建档立卡考生。
以湘南学院账务管理专业为例
(1)该专业2025年普通计划35人,按照不高于本专业常规录取率10个百分点的比例计算,脱贫考生应该录取4人才能达到要求。
(2)若仅有1名脱贫考生总分排在该专业前35名,只录取了1名脱贫考生,不满足脱贫生的录取率,则需追加录取3名脱贫考生。
注:脱贫家庭毕业生追加计划录取根据追加计划数顺延,不另行划线。
04、是否挤占普通考生名额?
答案是:视录取方式而定。
占用名额的情况:当脱贫家庭考生成绩达到普通计划录取线,在计划内录取时,占用普通招生名额。
举例
某专业计划招生 50 人,在所有考生统一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时,有 3 名脱贫考生的成绩排在前 50 名,那么这 3 名脱贫考生就会占用普通计划中的 3 个名额 ,普通考生的实际录取名额也就相应减少为 47 个。
不占名额的情况:通过追加计划录取的脱贫家庭考生,不占用普通招生名额。
举例
(1)某专业 2025 年普通计划录取 20 人,按照政策脱贫考生录取人数应为2人;
(2)假设该专业仅有 2 名脱贫考生总分排在该专业前 20 名,只录取这 2 名脱贫考生的话,刚好达到脱贫考生录取率的要求;
(3)但如果只有 1 名脱贫考生排在前 20 名,就不满足要求了,此时就需追加录取 1 名脱贫考生 。
(4)而追加录取的这名脱贫考生成绩不在普通计划排名内,不占普通考生名额,是额外为脱贫考生增加的机会。
05、脱贫政策影响
对普通考生
脱贫计划的存在并不会对其录取机会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在正常录取情况下,虽然脱贫考生成绩优秀时会占用普通计划名额,但这也是基于公平竞争的结果,毕竟他们凭借自身实力获得了相应的名次 。
而且,当脱贫考生录取率未达标需要追加计划时,普通考生的名额不会受到影响。
对脱贫考生
脱贫考生则应充分认识到这一政策是难得的机遇,在备考过程中,也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复习,努力提升成绩。虽然政策给予了一定的倾斜,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总之,湖南专升本脱贫计划政策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政策,它在保障教育公平的同时,为脱贫家庭毕业生提供了宝贵的升学机会。
脱贫考生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享受政策倾斜,其录取情况分正常录取和追加计划录取,前者可能占用普通计划名额,后者则不占用 。
对于普通考生而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专注于提升自身实力,积极备考,不要被外界因素干扰。
而脱贫考生则要牢牢抓住这一政策机遇,认真准备,努力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用知识改变命运。
希望每一位专升本考生都能充分了解政策,合理规划,在备考过程中坚持不懈,最终实现自己的本科梦想,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
关于本期内容,如果还有任何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