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的第一波录取实际上已经结束了,指的就是2025年的强基计划,大部分高校的入围分数线都已经公布了。而且这个分数是以高考裸分作为基准的。
所以对于2026年的学生来说,查看今年的入围分数也非常有参考意义,至少可以知道在明年要考到什么分数才有可能被这些学校选中。
其实今年各大高校的强基选拔出现了巨大的变动,然而在观察今年的录取分数之后,却发现有好几个捡漏王,真的是太会把握时机了。
总的来说,2025年强基计划的入围分数线已经趋于稳定,基本上差距不会超过十分。在一些高考大省以及教育比较发达的地方,都出现了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
高考特招线也开始上涨。像上海、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的学生要格外面临严峻的形势了。不过,就在入围变得更难的时候,还出现了罕见的断档情况。
而且是出现在中山大学、山东大学这类处于中等地位的985高校。而青海的一位同学在今年顺利成为了最佳捡漏王。
他的高考分数只有444分,任谁能想到这个分数能上985高校呢?可他偏偏就捡漏了山东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其高考成绩的排位为7712。
而另一位来自新疆的考生也入围了同样的专业,他的分数是477分。中山大学在广东当地确实是一所非常不错的学校。
并且其基础医学专业当然也是热门的“抢手货”。可谁能想到,另一位青海的考生又以472分就入围了这个专业。
而且,这些低分入围的考生并非仅仅集中在西北地区。像华中科技大学的基础医学专业今年也迎来了一位捡漏王,他是来自黑龙江的考生,分数只有493分。
其实,黑龙江当地的高考竞争相较于大城市来说已经没那么激烈了,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能够捡漏成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家长帮他报得好,再加上考生自己有这种意识,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看到这里或许大家会明白,有些学子即便分数稍差一些,也可以大胆尝试强基计划,因为强基计划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高分考生反而受到的限制更多。
比如今年有个学生考了700多分,却已经提前被强基计划中的一所高校锁定了档案,没办法接受清北的志愿录取,这属于他自己的判断失误。
但要是低分考生,比如处在特招线或者一本线边缘的学生,就很有机会捡漏一些小众专业,不过这时候做取舍也非常重要。
如果入围失败,是不会影响其他批次的录取的,这对地方考生来说可是最大的喜讯。所以只要安心去报考就行,而且一旦捡漏成功,那将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情况。
可这时候也有网友提出了另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就是这个444分的考生,4年后毕业了,会不会是哭着毕业呢?
大家的想法是,一个基础差的学生,就算挤进了985高校,也不一定能跟得上那里的学习节奏,并且毕业之后,凭借他这样小众的专业想要找工作也会困难重重。
所以这就是明显的劣势所在,到底是看重名校的名号,还是追求自己未来的安稳,都得看家长和孩子如何抉择。
笔者就见过一个学了浙大小众专业的女生,她连公务员都没办法考对口专业的岗位,她未来对此也是很后悔的。所以,就看在自己心中各个要素孰轻孰重了。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