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是一个低分上985的绝佳赛道,今年就有一位青海考生,以444分的成绩捡漏了985名校山东大学,被网友们点赞是“2025最幸运”的考生,毕竟444的分数在部分地区甚至连本科都考不上,能捡漏985实在是令人意想不到。
而这名考生能抢到985的入场券,靠的就是强基计划,除了这名444分捡漏985的同学之外,新疆一位考生也以477分被山东大学录取;另一名青海考生则是以472分考入中山大学;不足500分的成绩进985名校,说不羡慕是假的。
有了这些令人羡慕的典型例子,也有不少家长开始深入了解强基计划,今年的强基计划录取工作已接近尾声,各985高校的录取结果也陆续公布,而在这些名单之中,有细心的家长发现,985名校吉林大学所公布的录取结果中并没有出现浙江省。
早在吉林大学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公示之前,网上就传出了声音——说吉林大学的强基计划在浙江地区招生遇冷,无人报名,这一消息的传出令不少家长都难以相信,要知道吉大好歹也是985,正所谓“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总不至于无人报名吧?
可如今,吉林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录取通知已经公布了,在公示的录取名单中确实没有浙江考生的身影,似乎网传的声音并没有说错,但是否真的无人报名我们不得而知,毕竟也有可能存在报名了但是放弃了的情况,或者是报名了但是没有被录取的情况。
但无论过程如何,至少结果是可以肯定的,吉林大学在浙江地区的强基计划颗粒无收,而造成这样的结果,有一点原因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吉大在浙江的强基招生的确是遇冷了,有网友调侃吉大:“是瘦死的骆驼不如马了吗?”
吉林大学今年的强基计划覆盖数学、物理、化学和古文学四个专业,其中数学专业在浙江有招生计划,而其他三个专业没有在浙江投放名额,颗粒无收着实在意料之外了。
但有细心的家长发现,吉大今年的强基计划在其他省份的录取情况也不容乐观,以湖南省为例,数学专业录取分数仅为557分,排名约4万名;湖北省的录取分数为582分,这样的分数在当地甚至只能算是普通重点本科的水平。
相比其他985高校动辄要求排名前千甚至数百的强基计划录取标准,吉林大学的“门槛”明显偏低。
吉林大学作为我国最早的一批985工程高校,曾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但近年来,这所老牌名校的吸引力却在不断下降。
不仅强基计划遇冷,在普通高考批次中,吉林大学在多个省份的录取分数也常年徘徊在985高校队伍的最后一名,被网友戏称为“985守门员”。
而吉大的招生困难,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地理位置的劣势因素,站在浙江考生的角度,吉大与浙江相距数千公里,选择吉大意味着要适应截然不同的气候、饮食和生活习惯。
不仅如此,地理位置的劣势也影响着未来的就业情况,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本地就业机会丰富,薪资水平高;相比之下,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前景不够明朗。
对注重未来发展的浙江考生来说,即使吉林大学有985的光环,也难以抵消地域带来的就业劣势,再加上浙江考生在本省就能接受优质高等教育,自然降低了对远在东北的吉林大学的兴趣。
可地理位置的劣势,怎么看都像是一道“无解题”,难道吉大只能面临“瘦死骆驼不如马”的局面吗?其实不然,解决办法不仅有,而且有现成的参考答案。
哈工大就是最好的参考答案,同样是地理位置处于劣势的985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深圳、威海设立分校,这些成功的经验都值得吉大参考,通过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分校,不仅可以突破地理限制,也能借助当地发达的产业环境提升学校的就业竞争力。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