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烟台高中录取结果尘埃落定,各校分数线与位次变化折射出的竞争格局,远超简单数字的范畴。
烟台一中东山校区以690.85分蝉联榜首,但这一成绩却低于普遍预期。尽管录取成绩略低于预期,但这个录取成绩在烟台所有高中中还是遥遥领先,对应位次大概是1500名左右。
青华中学(公办计划)以661.08分强势冲至第三位,超越二中芝罘校区(653.88分)与牟平一中(658.13分),直逼二中高新校区(663.43分)。其对应的位次约2980名,比去年大幅提升,反映出家长对其培养模式的认可度显著攀升。
青华近年的策略极具攻势:邀请清北奥赛金牌教练开展科学营,衔接课程直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甚至喊出“踏上清北之路”的口号。这种精准定位高分生源的策略,显然在志愿填报中奏效。
烟台二中高新校区成今年最大“意外”。虽然663.43分的分数线仍居第二,但对应位次从去年约2100名暴跌至2880名,下滑近800个位次。这一异动被部分家长视为“抄底机会”,但也引发对其竞争态势的重新评估。
牟平一中展现出惊人韧性:在扩招70人的背景下,分数线658.13分虽略低于去年,但位次仅微调,维持在约3330名。“网评口碑”成为其抵抗扩招稀释效应的关键盾牌。
一中幸福校区(613.65分)成今年“价值洼地”,对应位次仅约5400名,较去年4900名明显下滑。这一现象与该校扩招百人有关,但更深层原因是家长对新建校区教学质量的观望心态。
内部消息显示:该校正推动与东山校区的师资轮换机制,教师需通过考核赴幸福校区“支教”,此举意在打通资源壁垒。政策红利若持续释放,明年填报热度很可能报复性反弹。
烟台三中以633.05分对应约4460位次,在扩招背景下保持稳定,符合预期。更值得关注的是四中(568.45分)与莱山一中(567.4分)的差距急剧收缩——去年两校相差约300位次,今年仅差50位次。莱山教育质量提升已开始影响生源流向。
“清北标签”效应放大:青华模式验证了奥赛与顶尖高校挂钩宣传的杀伤力,更多学校可能强化此类特色课程包装;
校区均衡化提速:幸福校区师资轮岗释放政策信号,开发区高级中学(638.98分)等新兴校区的潜力或加速释放。
分数线是数字,数字背后是人心。今年烟台家长用志愿填写的“排行榜”,青华中学的崛起与二中高新的遇冷形成戏剧性反差,反映家长对教育价值的重新衡量:既要升学实力,也要个性发展;既要传统名校光环,也敢押注新兴力量。
明年此时,当幸福校区借力师资轮换实现逆袭,当更多学校复制青华的“奥赛攻势”,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只会更激烈。唯一不变的是——家长的理性选择,永远是最好的择校指南。
录取分数跟是否扩招也有一定的关系。2025年市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如下:
注:1.学校前加“*”为民办学校。2.获批市级体育专项特色高级中学称号的14所普通高中,可面向全市范围招收具有获批项目专项特长的学生;获批市级艺术特色学校称号的11所普通高中,可根据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需求,在全市范围内招收艺术特长生。